雁峰三径古,融水贰车新。
自此相从后,还成永别晨。
只今耆旧传,谁是老成人。
剩欲书遗德,心悲语不真。
雁峰三径古,融水贰车新。
自此相从后,还成永别晨。
只今耆旧传,谁是老成人。
剩欲书遗德,心悲语不真。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蕴含丰富的哲理。
"雁峰三径古,融水贰车新。"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个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交织的场景。"雁峰三径"指的是古老的道路或山脉,而"融水贰车"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新"字表明尽管历史在不断地被书写,但每个时刻都是新的开始。
"自此相从后,還成永别晨。"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情或人生某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在时间的河流中,即便是短暂的相聚,也可能转瞬成为永久的告别。
"只今耆旧传,谁是老成人。" 诗人的心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了变化,他开始思考历史的长河中,哪些人可以被称为真正的智者或长者。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智慧和价值判断的一种沉思。
"剩欲书遗德,心悲语不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美好品德的愿望,以及面对现实与理想差距时的悲哀。"书遗德"意味着希望将美好的品德和精神留给后世,而"心悲语不真"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可能是在表达对于那些未能实现的诺言或虚假的承诺感到的悲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不嫌临海远,微禄代躬耕。
古郡纪纲职,扁舟山水程。
诗因琪树丽,心与瀑泉清。
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
茕茕孤形影,悄悄独游心。
以此从王事,常与子同衾。
别离三河间,征战二庭深。
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节物感离居,同衾违故乡。
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
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
心事为谁道,抽琴歌坐筵。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
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庐宫山下州,湓浦沙边宅。
宅北倚高冈,迢迢数千尺。
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
茅亭居上头,豁达门四辟。
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
江风万里来,吹我凉淅淅。
日高公府归,巾笏随手掷。
脱衣恣搔首,坐卧任所适。
时倾一杯酒,旷望湖天夕。
口咏独酌谣,目送归飞翮。
惭无出尘操,未免折腰役。
偶获此闲居,谬似高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