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著地雪成痕,时有幽禽巧语言。
应笑使君林野性,日依山水避尘喧。
桐花著地雪成痕,时有幽禽巧语言。
应笑使君林野性,日依山水避尘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首句“桐花著地雪成痕”以比喻手法写出了桐花飘落如雪,落地后留下洁白的痕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次句“时有幽禽巧语言”则通过描绘偶尔传来的鸟鸣,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恬淡。第三句“应笑使君林野性”表达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却有着亲近自然、喜好山林的闲适情怀,流露出对尘世喧嚣的超脱态度。最后一句“日依山水避尘喧”直接表达了诗人选择隐逸在山水之间,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方式。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具有浓厚的隐逸诗风。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穫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荅风雨,愿献兰一筐。
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
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沈。
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