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穫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荅风雨,愿献兰一筐。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穫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荅风雨,愿献兰一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谷中种植兰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兰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兰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代表着高雅、纯净的人格品质。
诗人运用鲜明的对比,如“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突出了兰花生长的环境及其本身的优越性。同时,通过对时间的细分,如“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展现了兰香在不同季节渐次浓郁的过程。
诗中还穿插着隐士生活的情景,如“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表现了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赞美。而“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则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最后,“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无阶荅风雨,愿献兰一筐”,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和政治理想的向往,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清高品德影响周围世界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个人生活理想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与世隔绝又怀抱高远理想的隐士形象。
鶢鶋畏钟鼓,鲁人不肯听。
三日飨东门,栖栖竟何营。
白鱼自称龙,豫且摇其手。
䘍尾短铁钩,胡为在若口。
人道野人无所干,曾骑款段客长安。
人道野人有所求,白云高卧僧房幽。
野人双足顿如绁,野人双鬓半成雪。
杖头沽酒钱欲尽,袖里投书字将灭。
红尘风吹大道间,若个不作红尘颜。
老鸱啖尽腐鼠骨,始信鹓雏心自閒。
置酒临西园,澄夜佐微凉。
华盖飘圆月,列宿散陂塘。
景风媚芙渠,冉冉布奇芳。
清吹相间发,惊鸟顾我翔。
急节促飞觞,为乐浩无方。
俄俄众宾举,相与歌太康。
芙渠自有芬,君子自有心。
良辰不重得,命爵莫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