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步入雪山,茫茫谩寻讨。
鬼眼忽撑开,草窠里蹲坐。
见底是明星,悟底是什么。瞿昙瞿昙,未敢相保。
错步入雪山,茫茫谩寻讨。
鬼眼忽撑开,草窠里蹲坐。
见底是明星,悟底是什么。瞿昙瞿昙,未敢相保。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禅宗偈颂,以雪山为背景,描绘了修行者在探索内心深处的体验。首句“错步入雪山”形象地写出寻找真理的艰难与迷失,暗示了修行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中遭遇困境。接着,“茫茫谩寻讨”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迷茫和无尽。
“鬼眼忽撑开”运用比喻,可能指突破了迷惑或幻象,眼睛仿佛突然洞见真相。“草窠里蹲坐”则描绘出一种静心观察、深入思考的姿态,如同在自然之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诗人在此处看到了“见底是明星”,这可以理解为洞察到了内在的光明或智慧,犹如明星照亮黑暗。
然而,诗人并未直接揭示答案,而是留下悬念:“悟底是什么”。最后的“瞿昙瞿昙,未敢相保”表达了对这种领悟的不确定和谦逊,暗示即使有所觉悟,也不敢自以为是,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雪山、鬼眼和明星等意象,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探索过程,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敬畏和谦虚态度。
越山清绝,泛湖光中夜,翛然孤引。
一片玲珑惊骤冷,月底杨花吹鬓。
渔屋风生,蓬窗人悄,谁解听高韵。
细波轻桨,睡鸥沙际难稳。
长叹系梦西泠,夷犹片棹,欲去频无准。
闻说交芦庵外树,犹怨当年先隐。
半霎沉埋,水孤天阔,渺渺游人恨。
传来新句,旧愁平地盈寸。
辽金蒙古迭并吞,天笃圣相苏黎元。
从容一录出人世,治心治国宁异源?
曩寻玉泉拜王墓,岸谷暝想西刘村。
岿然窣堵出廛肆,咫尺凭轼通精魂。
仰山竖拂昔试手,布新涤旧降众髡。
献诗乘舆寓讽谕,千里赴至师丧奔。
佛耶儒耶二是一,谓可将相非溢言。
三年北面得子印,评唱稽首西来恩。
曹溪滴水洒六合,閟此舍利谁知尊。
岷峨诗人志离垢,心恋塔影规成园。
悲风一曲月正午,静泊并绝钟鱼喧。
湛然集序即显诀,蘸取油盐味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