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发逃人境,幽栖寄净明。
亡臣宜一死,此地得无生。
灰灭丹心冷,名藏白社轻。
惭余犹短鬓,俛仰不胜情。
削发逃人境,幽栖寄净明。
亡臣宜一死,此地得无生。
灰灭丹心冷,名藏白社轻。
惭余犹短鬓,俛仰不胜情。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挽无住戒和尚》。诗中以“削发逃人境,幽栖寄净明”开篇,描绘了一位和尚遁入空门,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净土的场景。接着,“亡臣宜一死,此地得无生”两句,表达了对和尚舍身取义,为国捐躯精神的敬仰与感慨。
“灰灭丹心冷,名藏白社轻”则进一步揭示了和尚内心的坚定与超脱,即使生命消逝,其忠诚与信仰依然如炽热之心般不灭。最后,“惭余犹短鬓,俛仰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和尚那样彻底放下世俗,投身于清净之道的自责与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尚与诗人的不同选择,展现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对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吴山绕舍栽奇卉,几树凌寒绽繁蕊。
同云黯黯天茫茫,朝来素萼添粉妆。
缤纷六出乱飞舞,似与五出争妍芳。
水边沙际失疏影,野外风前飘暗香。
徐君想是罗浮客,惯貌花容染花色。
酒酣兴适弗自珍,贵士幽人皆觅得。
兹图所写尤精神,正开侧吐俱逼真。
冰肌清瘦最耐冷,玉质轻盈不受尘。
费侯吾知聊托意,展玩追怀旧游地。
遥忆逋仙莫可招,虽逢驿使那堪寄。
眼中画手多凡庸,八十之年老更工。
岂必西湖船里看,闲斋坐对胜推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