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红暖翠风吹散。依旧在、心头嵌满。
恰残梦懵腾,墙围青粉谁家馆。正隔水、飘歌板。
柳丝楼,梨花苑。雨濛濛、画船归晚。
剩荠菜连天,檀心娇煞无人管。黄了春城一半。
香红暖翠风吹散。依旧在、心头嵌满。
恰残梦懵腾,墙围青粉谁家馆。正隔水、飘歌板。
柳丝楼,梨花苑。雨濛濛、画船归晚。
剩荠菜连天,檀心娇煞无人管。黄了春城一半。
这首《凤衔杯·观音山游暮归即景》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暮归图景。
首先,“香红暖翠风吹散”,开篇便以“香红”、“暖翠”两词,渲染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浪漫的氛围。随着“风吹散”,画面似乎在轻轻摇曳,给人以视觉上的流动感。接着,“依旧在、心头嵌满”,将这种感觉进一步深化,仿佛那些温暖与美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词人心中,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
“恰残梦懵腾,墙围青粉谁家馆”,词人通过“残梦懵腾”的描述,暗示了一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朦胧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而“墙围青粉谁家馆”则勾勒出一幅古典园林的景象,青粉墙垣,映衬着周围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接下来,“正隔水、飘歌板。柳丝楼,梨花苑”,词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边的歌声与远处的柳树、梨花,构成了一幅动与静、远与近和谐共存的画面。水面上的歌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柳丝轻摆、梨花绽放的景象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生活的诗意与美感。
“雨濛濛、画船归晚”,描绘了傍晚时分,细雨蒙蒙中的画船缓缓归来的情景。这不仅是一幅动态的画面,更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之美,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最后,“剩荠菜连天,檀心娇煞无人管。黄了春城一半”,词人以荠菜的生长和春城的景色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荠菜的生长虽不起眼,却也充满生机;春城的景色虽美,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词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凤衔杯·观音山游暮归即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
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