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衔杯.观音山游暮归即景》
《凤衔杯.观音山游暮归即景》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凤衔杯

香红暖翠风吹散。依旧在、心头嵌满。

恰残梦懵腾,墙围青粉谁家馆。正隔水、飘歌板。

柳丝楼,梨花苑。雨濛濛、画船归晚。

剩荠菜连天,檀心娇煞无人管。黄了春城一半。

(0)
鉴赏

这首《凤衔杯·观音山游暮归即景》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暮归图景。

首先,“香红暖翠风吹散”,开篇便以“香红”、“暖翠”两词,渲染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浪漫的氛围。随着“风吹散”,画面似乎在轻轻摇曳,给人以视觉上的流动感。接着,“依旧在、心头嵌满”,将这种感觉进一步深化,仿佛那些温暖与美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词人心中,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

“恰残梦懵腾,墙围青粉谁家馆”,词人通过“残梦懵腾”的描述,暗示了一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朦胧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而“墙围青粉谁家馆”则勾勒出一幅古典园林的景象,青粉墙垣,映衬着周围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接下来,“正隔水、飘歌板。柳丝楼,梨花苑”,词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边的歌声与远处的柳树、梨花,构成了一幅动与静、远与近和谐共存的画面。水面上的歌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柳丝轻摆、梨花绽放的景象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生活的诗意与美感。

“雨濛濛、画船归晚”,描绘了傍晚时分,细雨蒙蒙中的画船缓缓归来的情景。这不仅是一幅动态的画面,更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之美,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最后,“剩荠菜连天,檀心娇煞无人管。黄了春城一半”,词人以荠菜的生长和春城的景色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荠菜的生长虽不起眼,却也充满生机;春城的景色虽美,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词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凤衔杯·观音山游暮归即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酬李补阙雨中寄赠

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

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

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

(0)

即事

三年离水石,一旦隐樵渔。

为问青云上,何人识卷舒。

(0)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谢安春渚饯袁宏,千里仁风一扇清。

歌黛惨时方酩酊,不知公子重飞觥。

(0)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

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0)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0)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

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

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

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