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节长欢.元日后二日,积雨新晴,偕大鸿、云臣散步城南,望铜官一带翠色,眷恋久之,不克,游南岳而返》
《八节长欢.元日后二日,积雨新晴,偕大鸿、云臣散步城南,望铜官一带翠色,眷恋久之,不克,游南岳而返》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八节长欢

竟欲成村。似曾著雨,第五桥边。

盈盈临水寺,脉脉弄晴天。

溪痕入画年光惹,醉绕城、荻市茶船。

最好雏春乍霁,帽侧襟偏。群峰一笑嫣然。

高低影,数行秀鬋堪怜。所袂倚风前。

凝薄恚,迎人却又迁延。恼何事,未斜阳,客子将还。

终有日、棕鞋笋屐,细续前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漫步于第五桥边,见水边寺庙静谧,晴空如洗,溪水映照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故事。诗人醉心于这幅画卷般的景色,绕过城中的荻市和茶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群山在阳光下微微一笑,仿佛是大自然的微笑,秀美的山峦如同少女的秀发,引人怜爱。

诗中“所袂倚风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倚靠在风前的姿态,既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依恋。接着,“凝薄恚,迎人却又迁延”则描绘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与喜爱,又因不能长久停留而感到遗憾。最后,“恼何事,未斜阳,客子将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即将离开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活瞬间的深刻感悟。在雨后的清新与生机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无奈与留恋。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咏史十三首·其八

啸登北郭垄,南望城南田。

昨日炙手客,今来荒墓眠。

卿相多忧贫,松乔不永年。

贻我三执圭,吾仰视飞鸢。

坐我万仞巅,俯瞰市井廛。

(0)

咏史十三首·其二

仲举俊民族,蒿莱尘满户。

一室未扫除,颓厦安能柱。

名高物所败,器隘祸斯聚。

宣尼大圣人,栖栖时见侮。

矧彼泥中龙,高趾覆国武。

(0)

懊侬曲·其四

无端忽对镜,空留可恨容。

落花作声息,吹向东南风。

(0)

度泰山麓四首·其四

紫气氤氛接太虚,却疑身到列仙居。

休从汉简探灵境,好傍秦松结草庐。

河势西来交济漯,山形东坼绕青徐。

行吟游子归心切,匹练吴门思有馀。

(0)

度泰山麓四首·其二

岱麓萦纡辇路长,中原四望郁苍苍。

岩前返照低华注,马首飞云接太行。

避俗禽生空有约,多愁平子信难忘。

征途莫恨偏消渴,好乞池头玉女浆。

(0)

大人历下初度伯父以公车便道过济南赋诗遥祝

江南风信候梅花,揽景遥知感岁华。

投辖共倾官舍酒,垂帘自散讼庭鸦。

马蹄踏雪燕关远,雁足冲寒岱首斜。

相对樽前乡思发,故园无恙莫思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