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忽对镜,空留可恨容。
落花作声息,吹向东南风。
无端忽对镜,空留可恨容。
落花作声息,吹向东南风。
这首诗《懊侬曲(其四)》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无端忽对镜”,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作为切入点,描述了诗人不经意间对着镜子自省的情景。这里的“无端”二字,暗示了一种意外或不经意的状态,让人感受到诗人情绪的微妙变化,仿佛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形象与内心世界的不匹配。
接着,“空留可恨容”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容貌或内心状态的不满与遗憾。这里的“可恨容”不仅指外貌上的不完美,更深层地触及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自我审视后的失落感。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后两句“落花作声息,吹向东南风”,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落花随风飘散,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人借落花的飘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易逝的感慨。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如同那随风飘散的落花,无处安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与自我认知时的复杂心情。彭孙贻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思的艺术氛围,引人深思。
万里牂牁路,炎洲百粤南。
悬梯穿鸟道,流沫下龙潭。
赤坂鼋鼍出,玄崖日月含。
虹霓蒸海气,烟雾洒春岚。飞?缘篁竹,垂猿堕石楠。
橘花香细细,藤刺绿毵毵。
岭外青骢马,台中白笔簪。
秦冠高铁柱,汉节照金函。
行迈应多暇,登临素所耽。
江山吟谢客,物色助清谈。
送远都无绪,忧时且不堪。
安危廷诤地,迟子促朝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