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其二》
《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其二》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盛德无烦百姓忧,分明灵贶厚齐州。

精神散接诸天远,润泽横随四海流。

玉色晬温知有喜,渊衷澄寂本无求。

史官屡得丰年事,还记熙宁第十秋。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其二)》。诗中以“盛德无烦百姓忧”开篇,表达了君主品德高尚,不使百姓忧虑的治国理念。接着,“分明灵贶厚齐州”,描绘了上天赐予的恩惠深厚,惠及整个齐州地区。诗人进一步阐述,这种恩惠不仅在空间上广布,如“精神散接诸天远,润泽横随四海流”,更在时间上持久,如同“玉色晬温知有喜,渊衷澄寂本无求”。最后,诗人通过“史官屡得丰年事,还记熙宁第十秋”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记载中丰收之年的赞美,以及对当前喜雨景象的感慨。

整首诗以喜雨为题,寓含了对君主德政的颂扬、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以及对丰收景象的期待与喜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和谐、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漫兴九首·其九

江上十月风日好,小桃欲开春可怜。

绝胜龙沙三尺雪,雕弓射雁拂庐前。

(0)

留别壶公山人

夙昔负灵异,斋沐营丹砂。

经年竟无成,乃知仙路赊。

为文何足道,说剑徒矜誇。

神情若飘风,浮海思乘槎。

涵江入云水,天影明蒹葭。

穷源杳莫测,石濑仍几家。

月从壶山出,照见菖蒲花。

龙吟波上烟,鸟散空中霞。

摇曳鸣吾琴,蕙心豁天葩。

夫子乃知音,延之饭胡麻。

尘踪未洗髓,烂熳游天涯。

永怀灵境迥,矫首长吁嗟。

(0)

初出同黄少府宿采石

南宫拜疏许归休,芦荻沧江晚系舟。

贳酒暂同牛渚咏,曳裾无复凤台游。

海门白涌潮头急,烟岛红拖雨脚收。

不用临流濯缨袂,此心从此不惊鸥。

(0)

与陈八参军夜饮话旧

乡园别后隔烽烟,此夕论交意惘然。

雁引归心离海国,杯衔好月醉霜天。

谋生自愧青云后,话旧多惊白发前。

明日豫愁分手去,凭君慷慨看龙泉。

(0)

无诸钓龙台怀古三首·其二

瓯闽古夷服,无诸汉英雄。

秦鹿既已死,却辞隆准翁。

组练照海色,旌旗来故宫。

赫矣茅土业,大哉开辟功。

事往沧海变,龙飞霸图空。

昔日钓龙台,空馀江水中。

桂殿苔色古,空陵云气红。

朝夕卷寒潮,隐隐闻雷风。

登临毕馀景,感叹无终穷。

(0)

读雪篷集

人中仪表黄东阿,华词藻辩如悬河。

秋波千顷挠不浊,但觉四坐春风和。

早年通籍丝纶阁,诏选儒臣拯民瘼。

百里柯亭栖凤鸾,一麾古郓翔雕鹗。

交陈百务情非愆,偶蹶霜蹄众所怜。

归来倅领文翁铎,回首伤心叔夜弦。

朝夜开卷披光彩,一似骊珠照沧海。

弟子谁为宋玉招,故人独有山公在。

愁来翘首怅东津,海水潺潺海上昏。

惟有白云山万叠,百年从此忆清尘。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