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负灵异,斋沐营丹砂。
经年竟无成,乃知仙路赊。
为文何足道,说剑徒矜誇。
神情若飘风,浮海思乘槎。
涵江入云水,天影明蒹葭。
穷源杳莫测,石濑仍几家。
月从壶山出,照见菖蒲花。
龙吟波上烟,鸟散空中霞。
摇曳鸣吾琴,蕙心豁天葩。
夫子乃知音,延之饭胡麻。
尘踪未洗髓,烂熳游天涯。
永怀灵境迥,矫首长吁嗟。
夙昔负灵异,斋沐营丹砂。
经年竟无成,乃知仙路赊。
为文何足道,说剑徒矜誇。
神情若飘风,浮海思乘槎。
涵江入云水,天影明蒹葭。
穷源杳莫测,石濑仍几家。
月从壶山出,照见菖蒲花。
龙吟波上烟,鸟散空中霞。
摇曳鸣吾琴,蕙心豁天葩。
夫子乃知音,延之饭胡麻。
尘踪未洗髓,烂熳游天涯。
永怀灵境迥,矫首长吁嗟。
这首明代诗人林敏的《留别壶公山人》描绘了诗人对仙道追求的感慨与对壶公山人友情的珍视。首句“夙昔负灵异”表达了诗人早年对神秘力量的向往,通过斋戒沐浴炼制丹砂,然而多年努力却无所成,暗示了仙道之路的遥不可及。“为文何足道,说剑徒矜誇”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文字和剑术夸耀的厌倦,转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接下来的诗句“涵江入云水,天影明蒹葭”描绘了壶公山的自然景色,江水融入云雾,天光映照在芦苇上,显得空灵而深远。诗人感叹“穷源杳莫测”,暗示山中的秘密和未知。月光从壶山升起,照亮菖蒲花,增添了神秘氛围。
“龙吟波上烟,鸟散空中霞”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幻,龙吟与鸟散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诗人抚琴自乐,琴声悠扬,心境开阔如蕙草之心绽放。壶公山人是知音,邀请诗人共餐,但诗人内心仍有尘世未尽的牵绊,只能“烂熳游天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壶公山人所处灵境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尘世生活的无奈叹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较强,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仙书不识王次仲,石室曾见蔡少霞。
羁身尘网苦束缚,何从袖里藏青蛇。
麻姑遗蜕独缥缈,沧桑那复看扬沙。
尘氛蕴隆日色恶,尺霖艰涩停龙车。
登山有祷宵气静,但闻百鸟喧春哗。
仙人咫尺若可见,尘凡间隔空咨嗟。
龙池澒洞深不测,神泉倏忽腾山涯。
雷驰电掣三日雨,相期千里生禾麻。
使君投诗独诏我,缤纷秀语疑餐花。
天公仁爱到草木,贪功何敢萌心芽。
仙山忽远不许住,无缘投劾依龙华。
石壁千仞不可梯,悬崖老树鹘倒栖。
背岩架壑戍楼出,霜林日射金紫迷。
尺幅峥嵘得远势,画时气欲吞井西。
文水道人游霅溪,道场山对官舍低。
青林红树富秋色,双屐时踏樵径泥。
老去坐窗发幽兴,犹能拈笔代杖藜。
尘土扰扰驰轮蹄,高人云卧闻鸟啼。
画中之山傥买得,巾车会当呼小奚。
君相重调燮,圣贤广施济。
以此免天札,斯道岂不贵。
卮言叹日出,至理久蒙昧。
灵素非异书,谈者乃深怪。
六经分南阳,首重在营卫。
苟先伤寒明,杂病自能治。
河间论温热,仍不外斯义。
子和示三法,不过充其既。
降而及李朱,非各自为例。
升阳与滋阴,兼此义乃备。
惟其不贯通,乃若有轩轾。
谓非南阳知,毋乃非正议。
胡为今之人,一一昧所自。
或作蚕丛观,或等瓦缶弃。
数味合一方,数方合一剂。
所据但病名,视竟同儿戏。
我岂敢异人,人自与我异。
奈何一稽古,讥评辄侪辈。
尊公独虚衷,于我有同嗜。
命汝弃俗学,执经愿请诲。
假馆汾湖滨,一室喜相对。
奔走慨频年,丹铫愧久废。
何敢妄相师,相长亦交赖。
为检肘后方,共泄枕中秘。
不惮理窟搜,豁然冀朝晦。
庶几轩岐堂,窥寻得径隧。
圣道若康庄,驰驱本无碍。
法守在吾徒,诣力愿无懈。
果有益于时,亦为盛德事。
自待苟不卑,焉肯薄方技。
疮痏赖以平,所关岂云细。
一子令知医,吾识尊公意。
《示袁生上池三十二韵》【清·陆懋修】君相重调燮,圣贤广施济。以此免天札,斯道岂不贵。卮言叹日出,至理久蒙昧。灵素非异书,谈者乃深怪。六经分南阳,首重在营卫。苟先伤寒明,杂病自能治。河间论温热,仍不外斯义。子和示三法,不过充其既。降而及李朱,非各自为例。升阳与滋阴,兼此义乃备。惟其不贯通,乃若有轩轾。谓非南阳知,毋乃非正议。胡为今之人,一一昧所自。或作蚕丛观,或等瓦缶弃。数味合一方,数方合一剂。所据但病名,视竟同儿戏。我岂敢异人,人自与我异。奈何一稽古,讥评辄侪辈。尊公独虚衷,于我有同嗜。命汝弃俗学,执经愿请诲。假馆汾湖滨,一室喜相对。奔走慨频年,丹铫愧久废。何敢妄相师,相长亦交赖。为检肘后方,共泄枕中秘。不惮理窟搜,豁然冀朝晦。庶几轩岐堂,窥寻得径隧。圣道若康庄,驰驱本无碍。法守在吾徒,诣力愿无懈。果有益于时,亦为盛德事。自待苟不卑,焉肯薄方技。疮痏赖以平,所关岂云细。一子令知医,吾识尊公意。
https://shici.929r.com/shici/9rI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