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家·其二》
《汉家·其二》全文
清 / 高心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水断卢龙八月冰,寒沈毳帐夜生棱。

郊人聚柝田无烛,候吏迎銮马不腾。

璧月琼枝空邸第,铜牙弩矢在园陵。

六宫休惜蒙霜露,羁旅乾坤数中兴。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高心夔的《汉家(其二)》描绘了一幅深秋边塞的寒冷景象。首句“水断卢龙八月冰”,以卢龙关为背景,形象地写出冰封的河水,暗示了边地的严寒。次句“寒沈毳帐夜生棱”,进一步描绘军营中的寒冷,连毛毡帐都结出了冰棱。

第三句“郊人聚柝田无烛”,写乡村百姓在夜晚只能聚拢火把打更,田间劳作没有灯火照明,生活艰辛。第四句“候吏迎銮马不腾”,暗示皇室出行时连马匹都无法快速奔驰,反映了环境恶劣。

接下来两句“璧月琼枝空邸第,铜牙弩矢在园陵”,通过“璧月”和“琼枝”的比喻,描绘皇宫的冷清,而“铜牙弩矢”则象征着战争的遗迹,暗示国家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落。

最后,“六宫休惜蒙霜露,羁旅乾坤数中兴”,劝告皇宫中的妃嫔不必过于忧惧艰难,因为历史反复,国家或许会有复兴之时。整首诗以边塞苦寒的景象,寓言国家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作者介绍

高心夔
朝代:清

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梦汉,字伯足,号碧湄,又号陶堂、东蠡,江西湖口县城山乡高大屋村人。咸丰九年进士,两次考试都因在“十三元”一韵上出了差错,被摈为四等,后官吴县知县。工诗文,善书,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录》。高心夔与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曾为清末宗室贵族肃顺的幕府,号称“肃门五君子”。
猜你喜欢

寿林翁通州君云程父也

林侯但饮通江水,一旦此江成玉醴。

会当持寿七十翁,能使朱颜若桃李。

愿侯如江彻底清,翁亦茀禄江之盈。

即令配菽亦自美,何况天露来金茎。

(0)

戴仲德善诗酒过余吴中寻当游楚乘醉歌以送之

我不能学郤氏子,为安道营剡下宅,令汝四明老狂客。

又不能学吴趋儿,为仲若卜吴中室,令我湖山长秋色。

惟有新诗书卷头,送汝扁舟凌七泽。

楚天看尽歌归来,少文故事亦快哉。

壁间指点旧游处,一处同倾一百杯。

(0)

别留都诸公卿大夫·其一

君王眷故都,所命必国桢。

八坐饶耆哲,参陪皆俊英。

皎皎素丝风,蔼蔼披赤诚。

不以菅蒯微,欢爱若同生。

宴游恒相籍,有吐靡不倾。

缅怀止足分,休沐荷时清。

桑梓有余映,鹓鸿寻夙盟。

挥手谢群公,努力赞休明。

迹远心不睽,何慕在合并。

(0)

古意寄伯玉司马·其一

古道邈以乖,雅尚人自疑。

日余与君子,结发媚清时。

弃置何足言,千秋以为期。

邹律嘘春阳,被者尚参差。

见龙虽在田,文明光四垂。

凤衰将何道,六融犹未摧。

逝将因风往,消摇于咸池。

(0)

自警

饮光迹乐章,形天舞干戚。

业从定中现,死作生时剧。

习气苟尚存,穷劫犹未息。

所以西竺言,荡然净八识。

而我独胡为,苦搜纸上迹。

浅或解焚诵,粗能节衣食。

忽起人我相,纷纷填胸臆。

虽或祛之早,犹恐中伏匿。

猋风突如来,吹入罗刹国。

恶固不可为,善亦竟何益。

善恶了不思,如如湛常寂。

(0)

题阙·其二十四

建武薄三公,尚书领西掖。

虽复当枢要,厥佩犹铜墨。

久次文无害,始为二千石。

尾大终压身,备物仍典册。

千载同兹恨,学士充内职。

上可蔽主权,下不膺吏责。

却顾九列人,黯黮无颜色。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