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翳嘉木阴,结庐三四椽。
南风五月中,日夕闻鸣蝉。
居閒复奚为,涵泳圣人言。
时于会心处,掩卷自欣然。
翳翳嘉木阴,结庐三四椽。
南风五月中,日夕闻鸣蝉。
居閒复奚为,涵泳圣人言。
时于会心处,掩卷自欣然。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中读书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翳翳嘉木阴,结庐三四椽”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山中草庐掩映在茂密树荫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南风五月中,日夕闻鸣蝉”通过描述夏日特有的自然声音——南风和蝉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居閒复奚为,涵泳圣人言”表达了诗人在此闲暇时光,沉浸于圣贤之言的思考与领悟之中,追求精神上的充实与提升。最后,“时于会心处,掩卷自欣然”则点明了在阅读过程中,每当有所感悟或共鸣时,诗人便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满足,体现了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心灵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在独处时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发现,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畿南之山最大房,石廪层沓摩穹苍。
银陀峻极古弗贵,伟此岩壑称上方。
峰回涧束合林翠,森壁留罅穿天光。
折盘开阖路几绝,数武一换山阴阳。
岂无飞流与争道,上有栏楯临洸洋。
石梯历级三百尽,复磴稍坦云屏张。
庵堂七二半颓陀,错落丹碧仍相望。
入门古柏俨初祖,建寺或者真情唐。
洞游岩坐絜先后,争取馀晷腰脚强。
经行荦确亦劳止,差喜所得堪汝偿。
劳山经宿处,我来后兼旬。
候日喜过霁,题壁犹轩新。
却读檗斋诗,等为听雨人。
雨止俯云海,连山白向晨。
渐如积雪消,群露矾头皴。
欻作泉百道,岩谷纷垂绅。
此景世几见,万事有屈伸。
胜地如胜朋,习处不知宝。
一从别后忆,反覆无不好。
城隅一撮土,见我少还老。
君亦江海徒,及来共春讨。
西山为留雪,对客起画稿。
泠泠荻芽风,吹冻尽变潦。
座有思归人,庐瀑已挂抱。
何妨少濡滞,聊缓百忧捣。
他年或见怀,此会忍草草?
还寻旧酒垆,曛黑须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