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出同黄少府宿采石》
《初出同黄少府宿采石》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宫拜疏许归休,芦荻沧江晚系舟。

贳酒暂同牛渚咏,曳裾无复凤台游。

海门白涌潮头急,烟岛红拖雨脚收。

不用临流濯缨袂,此心从此不惊鸥。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初出同黄少府宿采石》描绘了诗人南宫拜疏获准归隐后的生活场景。首句“南宫拜疏许归休”表达了诗人从官场退身的喜悦,暗示着他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次句“芦荻沧江晚系舟”则展现了诗人乘舟归隐,傍晚时分泊舟于芦苇丛生的江边,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第三句“贳酒暂同牛渚咏”写诗人与友人黄少府借酒共赏牛渚美景,吟诗作乐,体现了他们暂时忘却俗务的轻松愉悦。然而,“曳裾无复凤台游”又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宫廷生活的疏离,不再追求仕途上的荣华。

“海门白涌潮头急,烟岛红拖雨脚收”两句通过描绘海门潮水汹涌和雨后烟岛的色彩变化,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不用临流濯缨袂,此心从此不惊鸥”表达了诗人决心不再为世俗所扰,心境如鸥鸟般自由自在,即使面对江流,也不再有洗濯衣袖的忧虑,内心达到了真正的宁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淡然,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公实示閒字韵诗怅然有感次韵奉和三首·其二

辍哭人歌行路难,畏人无地出人间。

欣逢北海孙宾石,犹是江南庾子山。

野草离离随意绿,群凫泛泛倦飞还。

一川烟草松萝外,何处梯云叩九关。

(0)

龙门常住图师真知事求赞

寥廓无状,孰为龙门。有指南路,绝刀斧痕。

因缘去住,任物所论。黄竹寒湫,晓而复昏。

(0)

题诸暨王秀才华轩

卜居远喧阗,山中有清意。

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置。

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

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

君家逸少后,芬芬今不坠。

文章擅场屋,孝弟先闾比。

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

酝藉勿感慨,云雷起平地。

(0)

北园偶成二首·其一

游宦归来似系匏,偶依河渚寄衡茅。

以贫为乐漫喜酒,与世无求非绝交。

倚杖静闻风过竹,枕书閒看燕争巢。

却怜多事扬夫子,更为玄文作解嘲。

(0)

雪堂诗寄子瞻

愁云蔽日昏风发,鹅毛大片舞空阔。

阴崖冰压木枝折,一鸟不飞人足绝。

山翁口掉肩拥褐,斫竹撑茅劳架结。

堂成不用巧丹涅,却画东坡四山雪。

群石崭崭争皎洁,门外堂间两清洌。

万境一心同莹彻,石床云生湿肌发。

布被飕飕冷于铁,半夜哀猿叫山月。

山翁高哦响修越,不道妻啼忧米竭。

世事薰膏付灰灭,长安高门奔请谒。

赤日炙背沙埋辙,仆夫汗流马吐舌。

三谒不逢腹欲爇,怒气恐成疽毒裂。

狂走不须求扇暍,此堂一登能濯热。

(0)

颂古六首·其五僧问琅琊清净本然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大小琅琊禅师,借人鼻孔出气。

出得气,有巴鼻,昨夜那吒生八臂。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