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转庵榴花韵》
《次转庵榴花韵》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古风

良辰竞渡常伛指,爱花颂花奚谤毁。

年年五月见红榴,重著赐衣怜杜甫。

佳节有名名不去,阅甫逢辰何自苦。

薄俗传讹成力竞,作戏轻生为酒使。

惆怅刘郎击节词,招屈亭前但流水。

明当鍊镜非常规,我辈持觞宁越矩。

只为榴花饮亦佳,况是转庵吟入髓。

浮花浪蕊竟何为,秾艳芳心诚可喜。

不应寂寞负澄鲜,同社联翩须记取。

相期竟到无何乡,徙倚更约凭虚子。

(0)
鉴赏

这首诗以榴花为题,描绘了诗人对榴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开篇“良辰竞渡常伛指”,以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引入,暗示榴花在特定节日中的重要性。接着“爱花颂花奚谤毁”,表达了诗人对榴花的深情厚意,不为外界的误解所动摇。

“年年五月见红榴,重著赐衣怜杜甫”两句,将榴花与诗人杜甫联系起来,借以表达对榴花的深厚情感。杜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这里通过“重著赐衣”这一典故,既展现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也寓意着榴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

“佳节有名名不去,阅甫逢辰何自苦”则进一步强调了节日与诗人相遇的美好,以及这种相遇带来的喜悦和意义。接下来,“薄俗传讹成力竞,作戏轻生为酒使”两句,批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指出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忽视了生活的本质,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来满足欲望。

“惆怅刘郎击节词,招屈亭前但流水”引用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遗忘或被误解的感慨。刘禹锡曾在招屈亭前击节高歌,这里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明当鍊镜非常规,我辈持觞宁越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即使面对常规之外的事物,也要勇敢地去探索和实践。同时,诗人也鼓励同伴们在饮酒时保持正直,不逾矩。

“只为榴花饮亦佳,况是转庵吟入髓”强调了诗人对榴花的喜爱,以及在转庵吟咏时的深切感受。转庵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或情境,这里通过“入髓”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情感的深度和纯粹。

“浮花浪蕊竟何为,秾艳芳心诚可喜”则对那些短暂易逝的花朵进行了反思,强调了榴花的美丽和持久。诗人认为,尽管其他花朵可能短暂绚烂,但榴花的美丽和香气却能长久地留在人心中。

“不应寂寞负澄鲜,同社联翩须记取”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们共同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要让寂寞和遗憾占据心灵。最后,“相期竟到无何乡,徙倚更约凭虚子”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挽观使郑尚书·其二

秉钺岷峨去,分弓淮海游。

安危勤阃略,得失假家谋。

不易猗兰操,何伤薏苡羞。

盖棺公论定,知罪付春秋。

(0)

送子倅宜春·其二

爱子喜能仕,恋亲犹欲留。

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

持此一廉往,绰然千里游。

彼邦存学记,熟复勿贻羞。

(0)

山中遣兴五首·其三

游宦初聊尔,归来亦畅然。

低回簿领缚,惭愧斗升牵。

元亮八十日,哥奴十九年。

人生重名节,富贵疾云烟。

(0)

游石门洞

溪壑萦纡碍去舟,石门雄峭未曾游。

云深飞瀑自成雨,洞辟双扉最上头。

紫府丹台疑有路,碧岩红树饱经秋。

追怀颜谢当年兴,坐听猿吟和四愁。

(0)

秉文荐对报罢赴任有诗示予遂和

广文予所知,京国十年旧。

出背锦囊归,人嘲饭山瘦。

去岁近臣荐,三接期在昼。

孤鸿铩翮久,高举或可就。

惨淡辞都门,颠顿不可救。

荡荡万斛舟,失在一孔漏。

相见嗟塌翼,谁与格困兽。

危根逐轻流,蹇步难远骤。

予庭有疏松,风声响泉溜。

墙阴多杂花,晴日渐妍秀。

都城帝子家,碧香寄新酎。

期君一来过,猎猎直飞袖。

(0)

过李氏园

伊川北首始知春,问路停骖仆候门。

垂柳万颦梅一笑,苍松四出石双蹲。

高人旧隐家风远,祥兆开先国邑尊。

昔岁往来曾驻跸,从臣遗刻在云根。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