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子倅宜春·其二》
《送子倅宜春·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爱子喜能仕,恋亲犹欲留。

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

持此一廉往,绰然千里游。

彼邦存学记,熟复勿贻羞。

(0)
注释
爱子:疼爱的儿子。
仕:做官。
恋亲:依恋亲人。
肯堂斯室:愿意进入这个家。
稼:耕种。
禾收:收获。
廉:廉洁的品德。
绰然:从容不迫的样子。
千里游:畅游千里。
彼邦:他人的地方。
学记:保持学习。
贻羞:蒙羞。
翻译
疼爱的儿子希望他能做官,依恋亲人还想让他留下。
如果他愿意进入这个家,不耕种怎么会有收获呢?
带着这样的廉洁品德去,就能畅游千里之外。
在他人的地方也要保持学习,切勿做出令自己蒙羞的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送别即将离家远行的儿子的场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首诗通过对亲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开篇“爱子喜能仕,恋亲犹欲留”表明父亲既为儿子的成长和能够出仕而感到欣慰,同时又不舍得与他分离,这种矛盾的心情是许多父母共同的体验。"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则写出了家中的温暖场景,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在家的舒适环境中成长,但现实却是不得不离开。

"持此一廉往,绰然千里游"这两句诗表达了儿子即将踏上远行的旅程,而父亲则只能通过送给他一些微薄的资助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彼邦存学记,熟复勿贻羞"则是对儿子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在外能坚持学习,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父子离别情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展示了中国古代家庭伦理中深厚的亲情和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寄王之道

兰陵为别又多时,花月妖中想见几。

乡国可怜犹间隔,客途何故更分飞。

身边无事乐虽乐,堂上有亲归未归。

欲寄新文将远信,尚须勤苦到精微。

(0)

圆石六题·其四翠筠庵

外环碧玉千寻直,中起真香一篆清。

宴坐主人俄出定,岁寒枝上得秋声。

(0)

偈·其一

兰芳春谷菊秋篱,物必荣枯各有时。

昔毁僧尼专奉道,后平道佞复僧尼。

(0)

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

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

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

(0)

集文选句赠别

离别在须臾,置酒宴所欢。

借问此何时,萋萋春草繁。

江蓠生幽渚,山樱发欲然。

游丝映空转,红药当阶翻。

飞鸟绕树翔,哀猿响南蛮。

相与数子游,行迈越长川。

相去日已远,光景不可攀。

举目增永慕,叙意于濡翰。

(0)

寄孙元忠·其二十五

秋水才深四五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千崖无人万壑静,新月犹悬双杵鸣。

衰颜动觅藜床坐,仰看明星当空大。

请君一来开我愁,南浮早鼓萧湘柂。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