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芳春谷菊秋篱,物必荣枯各有时。
昔毁僧尼专奉道,后平道佞复僧尼。
兰芳春谷菊秋篱,物必荣枯各有时。
昔毁僧尼专奉道,后平道佞复僧尼。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祖镜所作,名为《偈(其一)》。诗中以兰花与菊花的季节性开放,象征万物皆有其生长与衰败的自然规律,强调了“物必荣枯各有时”的哲理。接着,诗人通过历史事件的对比,反映了宗教信仰的变迁,从前推崇道教,后又恢复对佛教的崇信,体现了社会文化与信仰的动态变化。整首诗简洁明快,寓含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深刻的理解与洞察。
两舟同行如结邻,两翁相对各垂纶。
丝长水远意不极,俱是江湖閒散身。
倏无忽有时交诧,咫尺烟波不相借。
稚子牵丝似有情,前村问酒先论价。
江淮以南罾罟多,潇湘向上皆风波。
公家正住鱼龙窟,我兴却在沧浪歌。
沧浪歌长秋日短,野水寒天迷近远。
酒醒高堂看画图,黄芦瑟瑟江风满。
四野黄沙何浩浩,凉州城外往来道。
防秋半是他州兵,几向穷边增筑城。
城头一望云漠漠,不知何处是咸京。
汉儿年来娶羌女,羌儿能为汉言语。
虽资牧畜是生涯,近学耕锄仍种黍。
雪花片片拂毡衣,望见狼烟远起时。
将军须臾急传令,满营皆竖长旌旗。
月落呜呜吹画角,帐中犹作龟兹乐。
君不见朔风吹云鲸海东,晓珠飞出扶桑红。
山巅鸣凤声一振,百鸟喧啾皆下风。
我闻凤凰产丹穴,火德之精和气钟。
耸身五色炫文采,举翮万里摩苍穹。
回翔周览始一集,积石下有黄河通。
来仪舜韶协,鸣岐周业隆。
方今圣人御神极,穷荒绝域皆来宗。
复从千仞览德辉,瑞应四海歌时雍。
琼枝自有琳琅实,食性岂与凡禽同。
鸱枭逐逐谁所放,嚇以腐鼠何愚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