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舒城怀古古舒子国汉颉羹侯作堰储水灌田至今赖之》
《舒城怀古古舒子国汉颉羹侯作堰储水灌田至今赖之》全文
明 / 李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荒城十里枕龙眠,汉业于今已弃捐。

惟有颉羹三堰在,舒民犹赖灌桑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舒城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以及古代先贤的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首句“荒城十里枕龙眠”,以“荒城”点出舒城的现状,历经岁月洗礼,显得苍凉而寂静。“十里”则展现了城郭的规模与范围,“枕龙眠”则借用了龙眠山的典故,赋予了舒城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灵性。

次句“汉业于今已弃捐”,将话题转向历史,指出舒城曾是汉朝的领土,但如今却已废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的“弃捐”既有地理上的废弃,也暗含着文化与文明的流失。

第三句“惟有颉羹三堰在”,转折至对古代先贤的颂扬。颉羹,据传为古代水利专家,此处借指古代对水利建设有贡献的人物。三堰,可能指的是舒城历史上修建的三座水利工程,它们的存在见证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这一句通过强调水利工程的存在,突出了古代先贤对后世的贡献。

最后一句“舒民犹赖灌桑田”,将话题拉回现实,指出尽管时代更迭,但舒城的百姓仍然依赖这些古老的灌溉系统,耕种桑田。这不仅体现了水利工程的持久价值,也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赞美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与劳动成果,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裕
朝代:元   字:公饶   籍贯:元婺州东阳   生辰:1294—1338

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猜你喜欢

次韵王参猷用前韵见寄

文字何当仆命骚,馀年虽在鬓全凋。

元无旧曲能三叹,为借新章作九韶。

千里奉祠犹去国,一官何地可同僚。

吹嘘直上青天去,谁挽斯人入圣朝。

(0)

次韵鲍仲山官居临大池傍鲍题以协趣取谢宣城所谓后协沧洲趣之句也

参军诗古清而臞,清瑶绕屋分西湖。

长安城中开八陌,心知此地人皆无。

草阁波平少傍舍,卧看晴沙鸟飞下。

眼无公事儿自痴,句有澄江官颇暇。

吾生已老心怀羞,为饥索米亦有求。

闻君稍动谢守趣,令我转忆江南洲。

诗成况复终少味,五字故坚不知畏。

可怜未识故将军,应似当年灞陵尉。

(0)

送袁司理归天台·其三

妙哉揭阳君,文起八代衰。

平生诵公文,手自不停披。

只今老眼暗,刮膜无金篦。

天台有巨刻,君其为致之。

(0)

陈相之许惠近作久而未至雪中偶书二首·其一

春意方回腊,梅花又满枝。

自怜为客久,颇恨得君迟。

涉世身犹尔,攻愁酒若为。

人生俱昨梦,消遣可无诗。

(0)

湖居无事日课小诗·其二

天上阴晴不可猜,两番云黑又云开。

鹭从落日山边去,鱼趁晚湖潮里来。

(0)

送乔民瞻赴官闽中

我昔游梁走千里,回望江南隔江水。

是时公作桐汭官,不复东来问行李。

人言左史有重客,玉面青衫气豪伟。

酒催红蜡诗欲成,月堕秋江客方起。

我从京洛尘中来,哦君新篇眼如洗。

溅血惊魂二十年,长梦清樽奉簪履。

相逢吴会不相识,昔年强健今如此。

如公自是台阁人,老困一官何乃尔。

只今尚作入幕宾,无事不令公怒喜。

丈夫要当列鼎食,何止忍饥分斗米。

且须拄颊望闽山,饱看麦秋丹荔子。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