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剪千茎雪。更平量琅玕半断,配他匀洁。
生怕蒙茸拴不稳,万转千回牢结。
巧编作花纹点缀。
彩线如环穿柄首,挂银钩帐角间陈设。
比麈尾,制全别。纷纷宵小乘时出。
苦宵来殷雷成市,吮人膏血。
赖有此君能御侮,不住左萦右拂。
要仗汝,扫除一室。
叵耐幺么多羽翼,正东驱,倏又从西逸。
清丑类,恐无术。
齐剪千茎雪。更平量琅玕半断,配他匀洁。
生怕蒙茸拴不稳,万转千回牢结。
巧编作花纹点缀。
彩线如环穿柄首,挂银钩帐角间陈设。
比麈尾,制全别。纷纷宵小乘时出。
苦宵来殷雷成市,吮人膏血。
赖有此君能御侮,不住左萦右拂。
要仗汝,扫除一室。
叵耐幺么多羽翼,正东驱,倏又从西逸。
清丑类,恐无术。
这首《金缕曲·蚊帚》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聂树楷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把蚊帚的形象。诗人首先赞美蚊帚的雪白如千茎之雪,形容其质地纯净,与琅玕(美玉)相似,半断的形态更显其匀称整洁。接着,诗人通过“生怕”、“万转千回”等词,形象地写出蚊帚编织的巧妙,如同花纹点缀,且彩线穿柄首,悬挂在帐角,增添了生活情趣,与麈尾(古人用以驱赶蚊蝇的小物件)相比,显得新颖独特。
接下来,诗人将蚊帚赋予了守护者的角色,形容它在夜晚抵御蚊虫骚扰,如同雷鸣般驱赶宵小,吸食蚊虫的“膏血”,展现出其实用价值。诗人表达了对蚊帚的依赖,认为它能扫除室内的污秽,保护安宁。
然而,蚊子狡猾难缠,蚊帚虽能暂时驱赶,但“幺幺多羽翼”的蚊子不断变换方向,令人无可奈何。诗人感叹道,面对这些“清丑类”,恐怕没有更好的办法彻底解决。
整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既赞美了蚊帚的实用功能,又寓言了生活中对细微事物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