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郭生涯数亩田,朝耕暮息兴悠然。
门无胥吏催租税,囊有儿孙趁社钱。
厨下晨炊翻白雪,床头春酿泻红泉。
清时不是庞公隐,鼓腹长歌大有年。
负郭生涯数亩田,朝耕暮息兴悠然。
门无胥吏催租税,囊有儿孙趁社钱。
厨下晨炊翻白雪,床头春酿泻红泉。
清时不是庞公隐,鼓腹长歌大有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在田园中的悠闲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与家庭的热爱与满足。首句“负郭生涯数亩田”,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生活方式——以农为生,居住在城郊,拥有不多却足以自给自足的田地。接着,“朝耕暮息兴悠然”一句,生动展现了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以及他从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满足。
“门无胥吏催租税,囊有儿孙趁社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农夫生活的另一面——没有官府的烦扰,家中有子孙相伴,享受着淳朴的乡村生活。这里“催租税”与“趁社钱”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城市中常见的社会压力,后者则是乡村特有的和谐与乐趣。
“厨下晨炊翻白雪,床头春酿泻红泉”则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农夫日常生活的温馨与美好。早晨的炊烟如同白雪般轻盈,夜晚的酒香如红泉般流淌,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体现了农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
最后,“清时不是庞公隐,鼓腹长歌大有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充实生活的赞美。这里的“清时”指的是太平盛世,而“庞公隐”则借用了古代隐士庞德公的故事,意在强调农夫并非被迫隐居,而是出于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夫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的幸福与满足,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情礼赞。
请为游子吟,嗟翠痕浣波,芳意横路。
堪肠断,是后日行迹,此朝南浦。
临分怨啼,黯离色、销魂自古。
天澹绿芜,颙情望,泪阁九秋雨。行处。
最鞭闻马嘶,见大堤沽客,汉上游女。
春如醉,漠漠麴尘里,倚阑无语。
关河梦惊,诉衷曲、归时记否。
独恨子规,催人返,又催去。
卧闻楼鼓已三敲。夜迢迢。雨潇潇。
恰似真珠红酒滴春槽。
竹屋矮窗人一个,卧还起,拥薰炉,似那宵。
那宵那宵。太无聊。墨初调。香半焦。
睡也睡也,睡不稳、自煮松涛。
多分野梅红绽小溪桥。
欲踏霜桥寻梦去,怕飞雨,溅寒香,湿袖貂。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来共鸥语。茶梦圆否。
欲圆又破,梁间燕儿絮。小园一亩。
梧竹影里,窥见河鼓。风叶掀舞。
小荷堕粉,徘徊不能去。
夜久葛巾湿,髣髴瑶阶生白露。
风袅鬓丝,清于池上鹭。且一荐冰瓯,薄点梅醋。
画檐深处。有点点流萤,帘隙偷度。
照青编、任人看觑。
茜丽江山,刚宜称、词人管领。
平生事、眈诗成癖,爱山如命。
逋老与花同枕席,钱王有树衣绫锦。
学髯仙、判事小红亭,流泉冷。人白帢,垂杨映。
鱼绣尾,春波净。记前生曾打,理安钟磬。
花带绮罗兰麝气,水摇金碧楼台影。
遍人间、画扇绣屏风,西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