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
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钟岭更飞锡,炉峰期结跏。
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
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
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钟岭更飞锡,炉峰期结跏。
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
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童子决心学修道法,渴望出家为僧的场景。童子手持贝叶经书,心中念着优昙花,这些都是佛教中的象征物,表明他对佛法的追求和向往。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 表示童子即将得到解脱,步入佛道,并且随顺因缘前往东方继续修行。"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强调他追求个人精神上的清净,以及准备穿上僧人的袈裟。
钟岭和炉峰是地名,用来指代童子修道的地点,或许是象征性的描述。"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则形容他的心志之深远,如同大海一般,以及他广大的愿望像恒河沙数一样无边无际。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 表达了童子对即将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道路的期许。最后两句"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则是送别时的祝愿,希望在来世能够再次相遇,如同香火般温馨,又像牛车般平稳。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童子学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出家人生选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