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北首始知春,问路停骖仆候门。
垂柳万颦梅一笑,苍松四出石双蹲。
高人旧隐家风远,祥兆开先国邑尊。
昔岁往来曾驻跸,从臣遗刻在云根。
伊川北首始知春,问路停骖仆候门。
垂柳万颦梅一笑,苍松四出石双蹲。
高人旧隐家风远,祥兆开先国邑尊。
昔岁往来曾驻跸,从臣遗刻在云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并融入了对古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怀念。
"伊川北首始知春"一句,以伊水为背景,通过季节的变化来感受春天的到来。"问路停骖仆候门"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探寻与期待,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接下来的两句"垂柳万颦梅一笑,苍松四出石双蹲",通过垂挂的柳枝、盛开的梅花以及古老的松树与怪石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又不失野趣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笑”字用得十分传神,似乎连植物都被赋予了生命,显得异常生动。
"高人旧隐家风远,祥兆开先国邑尊"两句,则是对古代高士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对“高人”生活的描述,以及对“祥兆”和“国邑尊”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两句"昔岁往来曾驻跸,从臣遗刻在云根"则是一种历史的回顾。诗人提到自己曾在这个地方停留过,并且留下了一些印记,这里的“云根”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似乎连时间的流逝都被定格在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自然风光,而且还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集观赏性与思想性于一身的佳作。
西风震庭树,明月将中秋。
侧身城市间,惘惘怀百忧。
眷言命俦侣,明发游罗浮。
步出城东门,双轮带扁舟。
扁舟下西江,夹岸多田畴。
晚稻已青青,桔槔犹未休。
东江自东来,西合西江流。
我舟溯东江,白云何油油!
远见云中山,轩然豁双眸。
舍舟易以舆,将入云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