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私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海燕欲飞调羽"一句,以海燕鸟为喻,表现了它们在换羽期间的不便,如同人在变化时的局促,但也暗示了新生的预兆。紧接着,"萱草绿,杏花红"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景象,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隔帘栊"则透露出一丝幽深的意境,似乎诗人在室内通过窗棂望着外面的繁华,却又不愿轻易踏出那私密的空间。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欣赏,也折射出诗人一种向往自由却又自我封闭的情感状态。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中的"双鬓"应指女子的发髻,而"翠霞"则是对头饰的形容。"金缕"可能是装饰品的一部分,显示了当时贵族或才子佳人间流行的华丽装扮。而"一枝春艳浓"则将春天特有的生长状态与女子的妩媚相联系,增添了一份动人的柔情。
最后,"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则是夜景的描绘。"楼上月明"表明了诗人所处之地可以清晰地看到夜空中的明月,而"三五"可能暗示着某种时间的特定,或许是指望月时的寂静与孤独。"琐窗中"则再次强调了室内的私密性,诗人似乎更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浸于自己的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种恬静、美好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