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旬积潦慵扶杖,拂晓新晴喜晒蓑。
掣电光阴难把玩,浮云富贵易消磨。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除是鬳翁名父子,别无好事者经过。
经旬积潦慵扶杖,拂晓新晴喜晒蓑。
掣电光阴难把玩,浮云富贵易消磨。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除是鬳翁名父子,别无好事者经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静谧晨光中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流逝。
“经旬积潦慵扶杖”,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清晨慢慢地拿着拐杖走路的情景。这里,“旬”指的是十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积潦”则形容晨露的浓重,反映出自然界的细腻生机。
“拂晓新晴喜晒蓑”,老者在清晨新的阳光下感到快乐,这里的“晒蓑”可能是指晾晒衣物或其他东西,传递了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宁静与平和。
接下来的两句,“掣电光阴难把玩,浮云富贵易消磨”,则通过对比电闪雷鸣的突然与短暂,以及云端显现而又迅速散去的富丽景象,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变化无常,富贵难以长久。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中的“蜗牛庐”,形容的是简单的居所,而“虫蠹书”则暗示着时间对物质的侵蚀与消磨。这里强调的是尽管事物会随时间而改变,但仍需保持善良和谐的心态。
最后,“除是鬳翁名父子,别无好事者经过”,则指出除了几位尊敬的长者和他们的子孙之外,再没有其他值得称道的事情发生。这里体现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老者的晨行与自然界的交融,传达了对于生命短暂、物是流动以及保持内心平和的深刻感悟。
人衰马亦老,不踏长安道。
筋力渐疲羸,鞍鞯谩华好。
见我勿嘶鸣,为尔动怀抱。
无复矍铄时,去去饱丰草。
旌旗千里照江红,学语小儿争挽弓。
春风江岸草无际,马蹄踏遍青茸茸。
将军面作石棱紫,百万胡群阵前死。
游魂假息度长江,京观应惭望西浒。
苏侯笔力壮三军,破虏长谣入眼惊。
何当更献中兴颂,坐看万国朝神京。
凝香红蜡大如椽,华堂两两排金莲。
漏涩铜壶寒夜永,光摇翠幄争春妍。
兰膏芳苡何足道,帘卷香风碧烟袅。
霜蛾勿用拂麟须,合就仙丹会难老。
我公身依日月光,不假仙丹亦寿康。
煌煌神烛照天下,光焰何止万丈长。
世间爝火知无助,想像丹辉争欲赋。
可怜贱士老不才,短檠见跋无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