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其一》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关洛源流远,乾淳辈行尊。

一檠常对卷,贰簋亦开樽。

缟素几空巷,玄纁不及门。

异时遗逸传,谁定访丘园。

(0)
翻译
洛阳源头深远,乾淳辈分崇高。
常伴一灯研读卷,即使简餐也开怀畅饮。
白布满街巷,黑色丝织品无人问津。
未来如果遗老事迹流传,谁能探访那田园中的隐士呢?
注释
关洛:指洛阳地区,古代文化中心之一。
源流:历史渊源。
乾淳:可能是人名或代指某个尊贵的朝代。
辈行:辈分、地位。
一檠:一盏灯。
贰簋:两簋,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这里泛指简单的饮食。
玄纁:黑色和红色的丝织品,古代用于祭祀或礼服。
遗逸:遗世独立的隐士。
丘园:田野中的居所,代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季父习静哀诗四首(其一)》。从诗句来看,刘克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怀旧和寂寞之情。

"关洛源流远,乾淳辈行尊。" 这两句开篇即刻画出一幅广阔的山水画卷,关洛之水奔流不息,乾淳的名山耸立。这里用“源流远”来形容关洛的悠长,以及“辈行尊”来形容乾淳的崇高,这两组词语相互映衬,突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

"一檠常对卷,贰簋亦开樽。"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独处时的情怀。一檠即古代的一种屏风,一檠常对卷,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屏风的孤寂。而“贰簋亦开樽”则表明了诗人在寂寞中寻求一些慰藉,如同打开酒樽饮酒以消遣时光。

"缟素几空巷,玄纁不及门。" 这两句通过对衣物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受。缟素即白色的丝绸,几空巷则是说这些原本应该穿戴的衣物现在却无人问津;而“玄纁不及门”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隔绝。

"异时遗逸传,谁定访丘园。"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提及古人的逸事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异时”指的是过去的时代,“遗逸传”则是说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成为传说,而“谁定访丘园”则是在询问,在这个寂寞中,有谁会来探望诗人的隐居之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深切的孤独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日下旧闻考》题辞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

挂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0)

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曾过。

关著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

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

(0)

浣溪沙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0)

临江仙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0)

采桑子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0)

浪淘沙令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