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
挂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
挂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这首诗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为他的著作《日下旧闻考》所作的题辞。诗中表达了他对这部历史文献的重视和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豪。他提到自己重新整理和考证彝尊(古代器物)的相关内容,用七言诗的形式呈现,如同序言一般。他自比为荀鸣鹤,意指自己的学术追求如荀子般严谨,足迹遍布春明门(北京城南门),象征其广泛涉猎与深入研究。
他认为自己的工作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历史的遗漏,但通过不断校正错误,力求精确,对丰富国家的文化典籍有所贡献。他乐观地认为,在这个百年盛世,京城的文化繁荣程度超过了汉代的三都(洛阳、长安、开封)和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体现了他对文化兴盛的期许和对自己工作的价值评估。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学术成就和个人志向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