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生穷谷,枝干何离奇。
本无廊庙用,误为匠石知。
斤墨既错陈,青黄亦互施。
虽云托华屋,宁复山林姿。
龙扰失其神,坐令燕雀疑。
玉成世所宝,大璞还自亏。
造物固其然,岂得尤工师。
翻羡不材者,终年养华滋。
独树生穷谷,枝干何离奇。
本无廊庙用,误为匠石知。
斤墨既错陈,青黄亦互施。
虽云托华屋,宁复山林姿。
龙扰失其神,坐令燕雀疑。
玉成世所宝,大璞还自亏。
造物固其然,岂得尤工师。
翻羡不材者,终年养华滋。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杂诗二首(其一)》描绘了一棵孤独生长在荒僻山谷中的大树。它虽然枝干奇特,却并未被朝廷殿堂所用,反而因匠石的误识而受到雕琢。诗中通过斧凿和色彩的描述,暗示了大树原本的自然风貌被破坏,失去了原有的山林之气,如同龙失去神韵,让寻常燕雀都感到疑惑。
大树虽然被装饰在华丽的屋宇之中,但其本质却因此受损,如同璞玉虽被世人珍视,但也因此失去了完整的原貌。诗人感叹大自然的规律,认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不应责怪工匠师傅。他甚至羡慕那些无用之材,它们得以保全自然的生机与滋养。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表达了对顺应自然、保持本真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功利风气的批判。
一团烟火百十家,一丛林木千万花。
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
诗人多爱疑可赏,舟人多忌戒无往。
中途还未免迷行,初意得无成妄想。
渔翁禅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
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归帆春水肥。
乾坤无计啬春妍,拥在诗人耳目前。
桃带酒容红煦煦,李馀粉态白娟娟。
蜂情落魄华胥国,燕思嫖姚兜率天。
阳鸟独参浴沂意,风前特赋咏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