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烟火百十家,一丛林木千万花。
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
诗人多爱疑可赏,舟人多忌戒无往。
中途还未免迷行,初意得无成妄想。
渔翁禅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
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归帆春水肥。
一团烟火百十家,一丛林木千万花。
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
诗人多爱疑可赏,舟人多忌戒无往。
中途还未免迷行,初意得无成妄想。
渔翁禅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
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归帆春水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途中经过龙骛洲时,被眼前一片繁花似锦的桃花林深深吸引的情景。"一团烟火百十家"形象地写出村庄的烟火气与热闹,而"一丛林木千万花"则展现了桃花盛开的壮观景象,如同仙境。诗人惊叹于这意外的奇遇,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眼中尽是绚丽的霞光。
诗人对眼前的美景心生疑虑又欣赏不已,不确定是否真有这样的世外桃源,而舟人则提醒他要谨慎,暗示此地可能并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诗人意识到自己可能在半路迷失,但心中最初的幻想并未因此破灭,反而更加珍视这次的奇遇。
"渔翁禅伯花所私"暗指桃花林可能是某种神秘力量或隐居者的领地,诗人期待着未知的可能性,如能在此地修行成仙成佛。最后,诗人感慨花儿对他有着深远的影响,决定带着这美好的记忆,乘着春天的肥沃水势,扬帆归去。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舟行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
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
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
鱼寒入泥不上窳,归来远识渔村孤。
柴门夜叩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
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
嗟余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
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
旅舍无梦还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
丝串镂文银,高城日照鳞。
擐来曾搅阵,一镞不伤身。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
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