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眼通三岛,波心涌一峰。
两岸悬石稳,千古怒涛桩。
呵剑驱游蜃,鞭雷起蛰龙。
仙人有馀量,事了岂留踪。
水眼通三岛,波心涌一峰。
两岸悬石稳,千古怒涛桩。
呵剑驱游蜃,鞭雷起蛰龙。
仙人有馀量,事了岂留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景图。诗人以水眼和波心为视角,将江中的岛屿和山峰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它们在水面上跳跃。"两岸悬石稳"形象地刻画了两岸峭壁上稳固的奇石,与激流形成鲜明对比。"千古怒涛桩"则强调了江水力量之大,即使历经千年,仍能激起滔天巨浪。
接下来,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将剑气和雷声融入景色中,通过"呵剑驱游蜃"和"鞭雷起蛰龙",赋予江水神话般的色彩,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仙人有馀量,事了岂留踪"表达了诗人对超然世外的仙人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暗示了诗人完成使命后不留痕迹的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山水的壮美,又寓含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荒鸡喈喈晓鸦语,红烛无光日华曙。
平桥十里烟火青,是我当年送君处。
别馆荒凉锁碧烟,闲门长遍青苔钱。
马前惜别忽如梦,飞絮落花皆怅然。
怅然却下金牛道,古恨如云寄烟草。
翠柳千条折更生,只愁折尽行人老。
凉波昨夜起,蹙我池上树。
萧萧行可惜,耿耿岁将暮。
故乡日云远,谁当共情素。
惝恍追昔游,黯然隔重雾。
幽忧回难释,中庭思且步。
人生如浮云,流宕不得住。
胡为自局蹐,三叹复四顾。
广野多悲风,大道有歧路。
㳅俗未能识,急趋虑妄附。
愿与金石交,委心任所遇。
江山暮凄凝,西晖亦未灭。
登楼余何思,天末下微叶。
怀人阻轻驾,芳翰悚惊瞥。
弄珠凄汉游,搴兰感湘别。
即事惜睽携,举目异徂辙。
情随沅澧深,形滞江山隔。
洞庭信周险,南服资控扼。
涘渚自靡涯,升涸恒依节。
流止貌涵鉴,盈虚几时哲。
群鸥浴和风,棹女溯归月。
寸心澹元竞,千里平不竭。
岁晚淹桂舟,蘅芜犹可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