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曾过。
关著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
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
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曾过。
关著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
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河边水榭的静谧画面。"水榭枕官河"写出了水榭依傍着官家的河流,环境清幽;"朱栏倚粉娥"则暗示了女子的美丽身影,可能在栏杆边驻足欣赏春色。"记早春、栏畔曾过"勾起了词人对过往春天的美好回忆。
接下来,词人通过想象,似乎听见了当年女子吹奏钿笛的声音,唤起他对过去的思念:"关著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表达了对那位女子的深深怀念。
然而,现实中的女子已经不再,只剩下词人独自感慨:"无语注横波",女子的沉默和眼神仿佛还在眼前;"裙花信手搓"描绘了她随意搓弄衣裙的动作,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词人感叹时光流逝,"怅年光、一往蹉跎",惋惜自己与佳人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往。
最后,词人以卖花女的场景作结,"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即使景色依旧,但美好的时光已经所剩无几,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词人对春日往事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浓郁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