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展经奁试茗芽,共怜日日困尘沙。
木鱼梦觉响晴景,铁凤雨馀翔落霞。
漠漠清香萦暮竹,萧萧晏几近幽花。
道人槌拂总无用,身世俱忘鬓已华。
暂展经奁试茗芽,共怜日日困尘沙。
木鱼梦觉响晴景,铁凤雨馀翔落霞。
漠漠清香萦暮竹,萧萧晏几近幽花。
道人槌拂总无用,身世俱忘鬓已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的隐逸生活和心境。开篇"暂展经奁试茗芽,共怜日日困尘沙"两句,表明道人偶尔展开经书,尝试品鉴茶叶的香味,同时感慨于世间的纷扰与自己的孤独。接下来的"木鱼梦觉响晴景,铁凤雨馀翔落霞"写出了道院中的宁静和自然之美,木鱼声是梦醒后的清晰声音,而铁凤则是在雨后飞翔,其姿态如同彩虹横跨天际。
中间两句"漠漠清香萦暮竹,萧萧晏几近幽花"描绘了道人在傍晚时分于竹林和隐蔽的花丛之间徜徉的情景。这里的"漠漠"和"萧萧"都是声词,用以形容风吹过竹林和花丛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氛围。
末尾两句"道人槌拂总无用,身世俱忘鬓已华"表达了道人的修行态度,他对俗世的名利已经置之度外,而是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自然与禅定之中。这里的"槌拂"指的是打坐和拂尘,是道人日常的修行行为,然而在诗人眼中,这些行为对于忘却尘世、归隐山林来说已显得无足轻重。"身世俱忘鬓已华"则是说到了对世间的一切都能淡然视之,连自己的容颜也已经不再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道人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精神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六树梨花打百毬,昔年曾记柳桥头。
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
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
今来斫尽谁家圃,辜负山人扁额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