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才卖木犀花,卖到梅花未返家。
作客悠悠有何好,定应诗兴在天涯。
来时才卖木犀花,卖到梅花未返家。
作客悠悠有何好,定应诗兴在天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见卖梅花者作卖花行(其一)》。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卖花人从卖木犀花到梅花的季节转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时间流逝和旅途的漫长。"来时才卖木犀花,卖到梅花未返家"这两句,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花,暗示了卖花人长时间在外奔波,尚未归家。接着,诗人感慨"作客悠悠有何好",表达了对卖花人漂泊生活的同情和对远方诗情画意的想象,"定应诗兴在天涯",暗含了对卖花人内心深处那份孤独中的诗意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描绘了生活画面,又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富有深意。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
宝塔昔所构,铁券今尚存。
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无食辄行乞,一饱常闭门。
尔来二十年,未尝变寒温。
嗟哉岂徒然,此意未易言。
偶来一笑喜,但恐笑我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