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莺语太丁宁,斜日山光澹翠屏。
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
舟楫何堪久留滞,更穷幽赏过华亭。
竹西莺语太丁宁,斜日山光澹翠屏。
春与繁花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
舟楫何堪久留滞,更穷幽赏过华亭。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倪瓒的《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时的景色和诗人心中的愁绪。首句“竹西莺语太丁宁”,以莺鸟在竹林西边的婉转鸣叫,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宁静。次句“斜日山光澹翠屏”,通过夕阳映照下的山色,如同淡雅的屏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第三句“春与繁花俱欲谢”,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光将逝的惋惜,春花凋零预示着时光的流转。第四句“愁如中酒不能醒”,以酒醉比喻愁绪深重,难以摆脱,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第五、六句“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转向自然景象,鸥鸟在水面清晰可见,孤帆在远方投下影子,而鹘鸟消失在蓝天与远树之间,画面宁静而寂寥,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舟楫何堪久留滞,更穷幽赏过华亭”,诗人感慨舟行之慢,无法长久停留欣赏这美景,暗示了对人生短暂和旅途奔波的无奈,以及对华亭幽深景致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岁晚芳残久寂寞,意外还看三四花。
不知秋秾何意思,故开白雪回青霞。
孤标遗世谁见得,却为主情难自惜。
频泻深杯醉不辞,爱汝后时能独立。
我馀旧梦堕空漫,绝好花愁仔细看。
饮罢閒情无住著,扁舟一往水波寒。
猗猗桑柘,蚕事三春。牛背一笛,詄宕水滨。
蟠蟋小康,致力田人。人惟不力,种稻穫薪。
后稷教民,首务稼穑。毋易犹言,粒粒皆血。
今年歉薄,明年丰足。天实衡之,道无亏缺。
农家之谱,月令豳风。终朝作课,智出其中。
青秧分插,俯育同功。不淫于物,何戾于躬。
时雨降矣,胡不扶犁。非种茸矣,胡不芟稊。
息肩茂树,濯足清溪。地偏心远,野旷天低。
勿游于市,勿倚于门。愚多福兮,隋实穷根。
督饬儿妇,扶助弟昆。三时不害,庶几冠婚。
公主作牝鸡,宰相为走狗。
抗颜揽大权,历代史无有。
公主号太平,嫁为薛韶妇。
睿宗是其兄,武氏是其母。
临淄起义兵,曾与诛韦后。
因此录微勋,睿宗待之厚。
权谲有母风,烜赫震朝右。
进退百僚时,一言听可否。
宰相六人中,五人出其手。
裙带煽雌风,骨肉生谗口。
并欲废太子,事败始缳首。
唐代女祸多,后妃居八九。
未有一公主,揽柄专且久。
安乐虽淫纵,较此犹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