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游逾窄,风骚托更狂。
一贫家只立,百感鬓苍茫。
废笔真成冢,提壶老是乡。
过从来二士,不遣径苔荒。
天地游逾窄,风骚托更狂。
一贫家只立,百感鬓苍茫。
废笔真成冢,提壶老是乡。
过从来二士,不遣径苔荒。
这首诗《再简童大》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天地游逾窄,风骚托更狂”,开篇即以天地之广阔与个人心境之狭窄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狭小的空间,却能以风雅之事寄托内心狂放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颔联“一贫家只立,百感鬓苍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在物质贫乏的环境中,诗人依然能够自立,面对生活的种种感慨,岁月的流逝在他鬓角留下了苍茫的痕迹,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颈联“废笔真成冢,提壶老是乡”,通过“废笔”与“提壶”的意象,寓意着诗人对过往创作的回忆与珍惜,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废笔如同冢墓,记录着曾经的才华与梦想;提壶则成为连接诗人与故乡的纽带,无论身在何处,故乡的情怀始终伴随左右。
尾联“过从来二士,不遣径苔荒”,以“二士”象征知音与友情,强调了在人生旅途中,知音难遇,友情珍贵。即使道路荒芜,也不愿让友情的痕迹消失,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重视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境遇、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友情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青囊遗论究几深,屋宅为阳墓宅阴。
元出易中后天卦,更凭心上指南针。
故知形胜从来有,难必荣华此处寻。
周洛秦函倏兴废,岂虞山水唤之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