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程山人》
《赠程山人》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青囊遗论究几深,屋宅为阳墓宅阴。

元出易中后天卦,更凭心上指南针。

故知形胜从来有,难必荣华此处寻。

周洛秦函倏兴废,岂虞山水唤之今。

(0)
注释
青囊:古代秘籍,这里指风水学说。
遗论:遗留下来的理论著作。
元出易中:根源出自《易经》。
后天卦:《易经》中的八卦排列方式之一。
心上指南针:比喻内心的智慧或信念。
形胜:地理形势和优势。
周洛秦函:古代四个重要的地区,分别指洛阳、长安(周)、关中(秦)、函谷关一带。
兴废:兴起和衰败。
虞:忧虑,担心。
山水:自然环境。
翻译
青囊遗论究竟有多深奥,房屋住宅属于阳而墓地属于阴。
理论源自易经中的后天八卦,又依赖内心的指南针来指引。
因此,地形优势自古就有,艰难困苦中的荣华富贵往往在这里寻找。
周、洛、秦、函这些古代都曾兴盛一时,如今山水之间是否还能唤起昔日辉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至元初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赠程山人》。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哲学思考。

"青囊遗论究几深"一句中,“青囊”指的是古代用来装书籍的布囊,象征着知识与智慧。这里的“遗论”是指流传下来的各种理论或学说,而“究几深”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学说的探求和思考,强调了对知识的追根究底。

"屋宅为阳墓宅阴"一句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两大原理构成。这里通过屋宅(阳)与墓地(阴)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和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元出易中后天卦,更凭心上指南针"这两句则是从《易经》的哲学思想中汲取灵感。《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蕴含着丰富的宇宙观和变革哲学。诗人通过“元出易中后天卦”表达了对《易经》深层次含义的探讨,而“更凭心上指南针”则是比喻,用内心的智慧来引导自己,就像使用南针来确定方向一样。

"故知形胜从来有,难必荣华此处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形胜”(即物质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于“荣华”(即荣誉与繁华)的态度。诗人认为,物质的成功和外在的光鲜并非永恒,不应过分追求。

"周洛秦函倏兴废,岂虞山水唤之今"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反思。通过提及古代的盛世如周、洛(指洛阳)、秦以及函谷关等地名,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繁华已逝的感慨,并且对现在的世界发出质疑——是否只是山水依旧而人类历史在不断呼唤?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展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生命、历史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赠王羽卿大将军

何年仗钺出神京,海外遥开骠骑营。

幕府半倾当世士,楼船兼护五家兵。

千金骏马人皆羡,三尺龙泉手自横。

昨夜鸣笳移小队,虎门东去射长鲸。

(0)

上巳东山社集

竹里啭黄鹂,花间卧鹿麋。

过桥携鹤去,坐石看云移。

山醉浮杯斝,池流清梦思。

毋辞一韨濯,歌唱答芳时。

(0)

赠汪伯耳·其二

去国八千里,离家十六年。

身馀片舌在,诗有万人传。

啸咏能终日,升沉莫问天。

独怜行乐处,不在五湖船。

(0)

题黄与东鹪鹩园

花榭茅堂幽意足,清池一鉴飘寒玉。

主人散帙坐前楹,飒飒轻风动疏竹。

竹外高楼倚碧天,连峰如黛捲帘前。

客至不知青嶂隔,人閒时引白云眠。

梧桐杨柳春风早,满地绿云闲不扫。

屋后啼莺傍女墙,门前芳草临官道。

日暮閒亭绮席开,美人长袖送春杯。

砌竹声沉玉簪折,笑看明月天边来。

锦茵玉簟窗阴倒,蝴蝶飞来梦中舞。

风铃漏板寂无声,鸟掠帘前杏花雨。

劝君花下且安眠,枳栖雌伏亦暂然。

上林一日全枝借,会见鹪鹩幽谷迁。

(0)

珠江曲·其三

小姑撑小艇,来往越江滨。

溪月裁眉出,川云学鬓分。

微风柳下起,吹动石榴裙。

(0)

中秋朱尔钦尔周方周客陈以虚林仲己叔吾姚翰士过江居待月

一年人事逢秋半,木叶萧条秋气清。

紫燕飞飞将欲去,寒蝉嘒嘒故争鸣。

主人击磬时一笑,客子渡江来不迎。

共坐桥西看流水,海东圆月逐潮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