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女儿红粉妆,不学罗敷春采桑。
学成飞燕春风舞,嫁与燕山游冶郎。
湖边女儿红粉妆,不学罗敷春采桑。
学成飞燕春风舞,嫁与燕山游冶郎。
这首《竹枝词(其二)》由元末明初的诗人倪瓒所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少女的生活图景。
首句“湖边女儿红粉妆”,开篇即点出场景,湖畔的少女们打扮得如同花儿一般鲜艳,红粉妆点,展现出她们青春的活力与美丽。这里的“红粉妆”不仅指化妆,更象征着少女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不学罗敷春采桑”,通过对比手法,将少女们与古代著名的采桑女罗敷进行区分。罗敷是汉乐府中的人物,以其勤劳善良著称,而这里的少女们则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她们没有像罗敷那样在春天里辛勤地采桑养蚕,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更为自由和轻松的生活方式。
接着,“学成飞燕春风舞”,进一步展现了少女们的活泼与灵动。她们学习了燕子轻盈的舞蹈,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既表现了少女们的优雅姿态,也寓意着她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最后,“嫁与燕山游冶郎”,则暗示了少女们的未来命运。她们嫁给了燕山一带的游冶郎,这些游冶郎可能是指那些四处游历、风流倜傥的男子。这样的结局,既是对少女们生活选择的一种肯定,也暗含了对她们命运走向的一丝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少女们不同于传统女性角色的生活态度和命运轨迹,充满了时代特色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黼扆临西内,文臣侍大廷。
曙光团露瓦,暑气散风棂。
香案陈群玉,彤惟对六经。
精微恭奏御,渊默静垂听。
共际天颜怿,因承圣德馨。
琼浆能洗髓,霞酝可延龄。
臞体深沦浃,丹心欲镂铭。
锦铺川草碧,龙绕甸山青。
芍药摇樊槛,枌榆护迾軿。
巡方虞典礼,讲学汉宫庭。
道统齐天地,彝伦炳日星。
八荒暨声教,万国永仪刑。
丹凰何年去,崇台对碧江。
奇毛云影丽,遗韵浪声淙。
竹粲琅玕实,桐垂翡翠幢。
峭峰晴旭抱,绝岸暮潮撞。
览德时难再,来仪瑞必双。
升高丛胜槩,询旧到耆庞。
吴楚形无际,廛阛语半哤。
冈鸣应咏召,雏伏定推庞。
邈矣千年迹,如闻九舞腔。
登临瞻北斗,歌颂蔼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