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秋夜饮钱宫声寓中示谭舟石周子俶李西渊章素文仍用前韵》
《贺新郎.秋夜饮钱宫声寓中示谭舟石周子俶李西渊章素文仍用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故态狂奴发。君莫学、车中新妇,口中石阙。

同是天涯流落者,休使满头霜雪。

且斜抱、琵琶弯月。

听到钿蝉悽厉处,更突如铁骑纤如发。

秋声起,在林末。三更银甲都弹折。

不须问、千年宫殿,几番人物。

记得馆娃人似玉,唤作平康之杰。

曾遇在、兰膏将灭。

万事古来谁最苦,只青衫泪与榴裙血。

鸡未喔,酒须益。

(0)
鉴赏

这首词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饮酒的情景,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词人通过“故态狂奴发”这一句,巧妙地将自己与历史中的“狂奴”相联系,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接下来,“君莫学、车中新妇,口中石阙”,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新妇口中难以启齿的石阙,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同是天涯流落者,休使满头霜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沧桑感,强调了与他人共有的命运,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无情,白发生头。接着,“且斜抱、琵琶弯月”,以琵琶的音乐形象,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幽美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听到钿蝉悽厉处,更突如铁骑纤如发”,通过声音的对比,表现了情感的起伏,钿蝉的声音凄厉,如同远处传来的铁骑声,细密而有力,增加了词的情感张力。紧接着,“秋声起,在林末”,点明了季节与地点,秋风落叶,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意境。

“三更银甲都弹折”,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深夜的寂静与孤独,仿佛连乐器的银甲都承受不住这份寂寞而断裂。最后,“不须问、千年宫殿,几番人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无论宫殿如何辉煌,人物如何更迭,最终都化为尘土。

“记得馆娃人似玉,唤作平康之杰”,通过回忆美好的过去,反衬出当前的落寞与哀愁。“曾遇在、兰膏将灭”,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万事古来谁最苦,只青衫泪与榴裙血”,总结了人生的苦楚,无论是文人的泪水还是女子的血泪,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体验。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洞察,语言华丽而富有感染力,展现了陈维崧作为清代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赠女仙

水思云情小凤仙,月涵花态语如弦。

不因金骨三清客,谁识吴州有洞天。

(0)

咏史诗.涂山

大禹涂山御座开,诸侯玉帛走如雷。

防风谩有专车骨,何事兹辰最后来。

(0)

江行

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

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

(0)

咏雪

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

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

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

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0)

寓言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

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

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0)

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