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生平、骨偏腾上,那识世间刘表。
嗟落魄、古长安道。市上荆高又少。
见说城南,群公会猎,抚掌轰然笑。
有十队、细马轻裘,硬箭强弓,围簇盘雕绣袄。
往观乎、且为豪耳,莫以粗材相诮。
斛律诸人,敖曹若辈,马上诗偏妙。
倏?鸣饿鸱,拂林迅落飞鸟。
坐平冈、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
热洛河斟,婆罗门舞,浑不似弹边调。
只李陵安在,碑前野乌群噪。
尽生平、骨偏腾上,那识世间刘表。
嗟落魄、古长安道。市上荆高又少。
见说城南,群公会猎,抚掌轰然笑。
有十队、细马轻裘,硬箭强弓,围簇盘雕绣袄。
往观乎、且为豪耳,莫以粗材相诮。
斛律诸人,敖曹若辈,马上诗偏妙。
倏?鸣饿鸱,拂林迅落飞鸟。
坐平冈、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
热洛河斟,婆罗门舞,浑不似弹边调。
只李陵安在,碑前野乌群噪。
这首《十二时·观猎》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场壮观的狩猎场景,充满了豪情与悲壮之感。
词中开篇即以“尽生平、骨偏腾上”开篇,展现出一种不羁与狂放的个性,紧接着“那识世间刘表”,以刘表的典故,暗喻主人公虽身处乱世,却能保持独立不羁的精神状态。接下来,“嗟落魄、古长安道”一句,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落魄的感慨。
“市上荆高又少”一句,借荆轲和高渐离的故事,暗示了当今社会缺乏像他们那样敢于反抗、勇于追求自由精神的人物。而“见说城南,群公会猎,抚掌轰然笑”则描绘了一幅群雄聚猎的热闹场面,通过“抚掌轰然笑”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在狩猎中的欢愉与豪迈。
“有十队、细马轻裘,硬箭强弓,围簇盘雕绣袄”几句,详细描述了狩猎的盛况,十队人马,身着轻裘,手持硬箭强弓,围猎盘旋的雕绣袄,生动地展现了狩猎的壮观景象。
“往观乎、且为豪耳,莫以粗材相诮”一句,表达了对狩猎活动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其表面的粗犷而忽视其中蕴含的豪情与智慧。
“斛律诸人,敖曹若辈,马上诗偏妙”几句,提到历史上著名的骑射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狩猎与诗歌创作之间的联系,展现了文武兼备的风范。
“倏?鸣饿鸱,拂林迅落飞鸟”描绘了狩猎过程中的紧张与刺激,饿鸱的鸣叫与飞鸟的迅落,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坐平冈、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几句,描绘了狩猎后的宴饮场景,平冈之上,篝火熊熊,烤狐炙彘,燕女环绕,展现了豪放与温馨并存的氛围。
“热洛河斟,婆罗门舞,浑不似弹边调”几句,通过热洛河斟酒、婆罗门舞蹈等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烈与异域风情,与之前的狩猎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只李陵安在,碑前野乌群噪”以李陵的典故收尾,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反思,野乌群噪的景象,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隐喻。
整首词以狩猎为背景,融合了豪情、悲壮、怀旧、反思等多种情感,展现了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