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帘垂,香篆尽,残夜自闻雨。
梦冷丝簧,旧鬓减如许。
簟波乍著微凉,了无人近,恰斜对、一花娟楚。
还忆取。西风吹冷云鬟,疏星临雁渚。
却喜枯荷,留响同清苦。
直饶滴滴声声,阶前枕上,把旧恨、倩伊细诉。
翠帘垂,香篆尽,残夜自闻雨。
梦冷丝簧,旧鬓减如许。
簟波乍著微凉,了无人近,恰斜对、一花娟楚。
还忆取。西风吹冷云鬟,疏星临雁渚。
却喜枯荷,留响同清苦。
直饶滴滴声声,阶前枕上,把旧恨、倩伊细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申江春夜独处的画面。"翠帘垂,香篆尽",暗示着夜深人静,帘幕低垂,香烟袅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残夜自闻雨",透露出诗人独自倾听夜雨,感受时光流逝。
"梦冷丝簧,旧鬓减如许",表达了词人梦醒后的感慨,丝簧(乐器)的冷寂与自己鬓发的斑白形成对比,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沧桑感。"簟波乍著微凉",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凉意,以及无人陪伴的孤寂。
"恰斜对、一花娟楚",视线转向窗外,映入眼帘的是一朵娇艳的花朵,更显孤独。"还忆取"引出回忆,西风、冷云、疏星和雁渚构成一幅秋夜图景,增添了词境的凄美。
"却喜枯荷,留响同清苦",词人意外地在雨声中听到了枯荷的回响,这声音与自己的心境相契合,带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意味。"直饶滴滴声声",雨声不断,词人愿借这雨声倾诉心中旧恨,"倩伊细诉"则流露出对往昔情感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夜听雨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岁月的哀愁,又有对过去的追忆,情感深沉而动人。
冻云垂野,乍乾坤惨淡,冰花飞落。
卷地朔风寒彻骨,且把貂裘重着。
美酒千钟,清歌一曲,未用伤飘泊。
君看席上,玉人娇胜花萼。
自笑老矣元龙,黄尘两鬓,镜里今非昨。
不愿腰间悬斗印,不愿身骑黄鹤。
非俗非仙,半醒半醉,只恐人猜却。
钟期安在,为谁重理弦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