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留清凉台作》
《水调歌头.留清凉台作》全文
清 / 曹亮武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鬼斧问何日,四面凿为墙。

我来却自天上,伛偻下清凉。

老树阴森若暝,怪石嵚嵜欲堕,相对转仓皇。

坐久一僧出,云雾满禅房。瞰绝壑,临断礀,度危梁。

小亭不满八尺,亭外短松强。

况有芰荷擎盖,照著夜深明月,香气扑衣裳。

萧飒未成寐,枕畔水淙淙。

(0)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留清凉台作》由清代诗人曹亮武所作,描绘了清凉台的自然景观与静谧氛围,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开篇“鬼斧问何日,四面凿为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清凉台四周峭壁如鬼斧神工般雕琢而成的景象,暗示了此处环境的险峻与独特。接着,“我来却自天上,伛偻下清凉”两句,诗人以自身视角,从高处俯瞰至清凉台,仿佛从天而降,体验了一次从炎热到清凉的转变,表达了对清凉台独特气候的赞叹。

“老树阴森若瞑,怪石嵚嵜欲堕,相对转仓皇”三句,通过老树与怪石的描写,展现了清凉台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营造了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随后,“坐久一僧出,云雾满禅房”描绘了在长时间的静坐后,一位僧人从云雾缭绕的禅房中走出的情景,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瞰绝壑,临断礀,度危梁”则进一步展示了清凉台的险峻地形,以及诗人在此地行走时的惊险与刺激。接下来,“小亭不满八尺,亭外短松强”描绘了小亭的简朴与周围短松的顽强生长,体现了自然界的坚韧生命力。

最后,“况有芰荷擎盖,照著夜深明月,香气扑衣裳”几句,通过芰荷的描绘,展现了清凉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光下的芰荷仿佛撑起一片片绿伞,香气扑鼻,令人陶醉。而“萧飒未成寐,枕畔水淙淙”则以夜深人静、水声潺潺的场景结束,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独的氛围,引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凉台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曹亮武
朝代:清

江苏宜兴人,字渭公,号南耕。与陈维崧为中表兄弟。以填词擅名于时,词作缠绵婉约。有《南耕草堂诗稿》、《南耕词》、《岁寒词》。
猜你喜欢

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

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

水天潇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

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

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

几度临流送远,向花前、偏惊客意。

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

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

但此时此处,丛丛满眼,伴离人醉。

(0)

沁园春.宿瓜洲城

瓜步城闉,烟树西津,几回往来。

尽洪涛千丈,鱼龙出没,苍颜十载,鸥鹭惊猜。

驿馆荒凉,征鞍牢落,寄语楼船且莫开。

今宵里,要江声一枕,洗涤羁怀。侵晨风定潮回。

便挂起、云帆亦快哉。

爱金山东畔,天开罨画,银山南下,地涌诗才。

冲破晴岚,拂开苍藓,欲纪兹行百尺崖。

还停笔,怕吟鞭犹带,京国尘埃。

(0)

忆馀杭.嘉禾八景·其六杉闸奔湍

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

今古送人行。买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递书处。

路逢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

(0)

木兰花慢

问东来何处,控吴越,壮江淮。

爱十里萦纡,水云图画,鼓吹风雷。

回头下临无地,尽朱楼迢隔倚天开。

酒旆高悬别浦,绣帘低拂长桅。疏狂常与世情乖。

胜地却须来。漫怀古长歌,后庭花落,斜日潮回。

伤心旧时明月,照凄凉亡国恨无涯。

为问水边鸥鹭,人间几梦庭槐。

(0)

万年春.中秋

秋夜银蟾,一天万里光如洗。清风细。

拂拭乾坤,冰莹无纤翳。星光光沉,全露圆明体。

白麾底。晃我神游,亲诣攀青桂。

(0)

酹江月

寿过彭祖,更官高一品,石崇贵富。

古往今来人世事,觉了不堪重虑。

归去渊明,乘舟范蠡,先已超升去。

真通道德,趖却死沉阴路。

云步阆苑蓬山,仙乡不夜,各有逍遥所。

过了天元无上道,千载难逢难遇。

石火光阴,浮沤生灭,飞走乌随兔。

速修性命,暗有贤圣提汝。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