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银蟾,一天万里光如洗。清风细。
拂拭乾坤,冰莹无纤翳。星光光沉,全露圆明体。
白麾底。晃我神游,亲诣攀青桂。
秋夜银蟾,一天万里光如洗。清风细。
拂拭乾坤,冰莹无纤翳。星光光沉,全露圆明体。
白麾底。晃我神游,亲诣攀青桂。
这首元代刘志渊的《万年春·中秋》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清朗的画面。"秋夜银蟾,一天万里光如洗",诗人以银蟾(月亮)比喻明亮的中秋之月,形容月光洒满大地,如同经过洗礼般清澈无瑕。"清风细。拂拭乾坤,冰莹无纤翳",进一步描绘了微风轻轻吹过,使得天地间一片洁净,月光如冰晶般透明,没有丝毫云雾遮挡。
"星光光沉,全露圆明体",诗人赞美月光的明亮和圆满,仿佛星星都为之沉寂,展现出月亮的光辉。"白麾底。晃我神游,亲诣攀青桂",诗人陶醉在这月色中,仿佛神游其中,甚至有登月攀折桂花的想象,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向往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中秋之夜的宁静、祥和与神秘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