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天津南所经由亡不陆沈者聊成短述兼志忧年得十六韵》
《自天津南所经由亡不陆沈者聊成短述兼志忧年得十六韵》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脉涌中原破,堤平万穴趋。

青天回碣石,大壑播方壶。

甲子尧年偶,庚辰禹佐殊。

向来分水陆,兹往混江湖。

远舍晨都鳄,危樯夜宅乌。

鸥行饶道路,桧偃夺菰蒲。

急瀑千珠溅,宽流一镜铺。

縠文寒茧栗,锦色昼模糊。

紫凤疑来往,天吴或有无。?驱惊倏忽,帆迫乱喧呼。

怒激钲声废,微争线力扶。

身轻仍燕雀,势定始妻孥。

瘗马祠空白,看龟目易朱。

客程兹地险,民力几时苏。

沈灶生涯尽,投薪骨髓枯。

茫茫上帝远,吾意欲招巫。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自天津南所经由亡不陆沈者聊成短述兼志忧年得十六韵》描绘了诗人从天津南行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首联“脉涌中原破,堤平万穴趋”,形象地展现了水流汹涌,冲破堤岸的场景,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青天回碣石,大壑播方壶”描绘天空与海洋的广阔,以及历史长河中的变迁。

诗人感慨岁月如流,用“甲子尧年偶,庚辰禹佐殊”暗喻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巧合。他关注着水陆交通的变化,“向来分水陆,兹往混江湖”,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沿途景象如“鸥行饶道路,桧偃夺菰蒲”,生动描绘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的交织。

诗中“急瀑千珠溅,宽流一镜铺”运用比喻,写出瀑布奔腾与平静水面的对比,而“縠文寒茧栗,锦色昼模糊”则以丝绸般的江面和模糊的色彩,展现出变幻莫测的自然之美。诗人想象神话中的神兽,“紫凤疑来往,天吴或有无”,增添了神秘感。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美景,而是深感现实的严峻:“驱惊倏忽,帆迫乱喧呼”,船只在风浪中艰难前行,人们生活困苦。“怒激钲声废,微争线力扶”描绘出舟行的艰难和人们努力维持生计的情景。诗人感叹“客程兹地险,民力几时苏”,表达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最后,诗人以“沈灶生涯尽,投薪骨髓枯”形容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期盼:“茫茫上帝远,吾意欲招巫”。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十分吟·其三

人寿百来年,其过岂容易。

虽然瞬息间,其间多少事。

号为能了事,必先能了身。

身苟未能了,何暇能了人。

(0)

首尾吟·其一一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叹时。

只被人间多用诈,遂令天下尽生疑。

樽前揖让三杯酒,坐上交争一局棋。

小大不同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0)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见戏安之非是弃尧夫吟

安之殊不弃尧夫,亦恐傍人有厚诬。

开叔当初言得罪,希淳在后说无辜。

悄然情意都如旧,刬地杯盘又见呼。

始信岁寒心未替,安之殊不弃尧夫。

(0)

闲适吟五首·其一

为士幸而居盛世,住家况复在中都。

虚名浮利非我有,绿水青山何处无。

选胜直宜寻美景,命俦须是择吾徒。

乐闲本属闲人事,又与偷闲事更殊。

(0)

观西晋吟

承平未必便无忧,安若忘危非善谋。

题品人材凭雅诮,雌黄时事用风流。

有刀难剖公闾腹,无木可枭元海头。

祸在夕阳亭一句,上东门啸浪悠悠。

(0)

题淮阴侯庙十首·其一

一身作乱宜从戮,三族全夷似少恩。

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