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山林感旧踪,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
回首山林感旧踪,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
这首诗名为《梅花》,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诗人以梅花为题材,通过对山林旧迹的回忆和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首句“回首山林感旧踪”,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山林间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接下来,“雪花吹影一重重”描绘了梅花在雪中摇曳的景象,暗示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质,即使在严寒中也能绽放。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两句,诗人回想自己曾在春天之前从使者手中得到梅花,又在月光下欣赏过它的美丽,展现了梅花的珍贵和诗人对它的深情厚意。
“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还是后凋松”进一步将梅花与鹤、松等象征高洁的意象相提并论,强调梅花的风姿不仅令客人赏心悦目,更因其耐寒特性而显得与众不同。
最后一句“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诗人认为梅花的美是自然天成,即使再精美的人工也无法比拟,表达了对梅花纯净本色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自然、高洁品格的崇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团团鸡子黄,滟滟花猪肉。
双鸡日馈洎,毋许窍更鹜。
饭蒸粳稻香,酒泼葡萄绿。
庖丁日解牛,碎切煮烂熟。
吹沫成白波,碾尘积红曲。
罨以自然鼎,浓过留香粥。
我日啜此汁,十载未餍足。
勿告而翁知,知之恐眉䠞。
牛旁侍阎罗,黄金狞四目。
云欲取屠人,横叉入地狱。
佛自爱众生,我自食天禄。
嗟予患疟后,负风几欲伏。
计臂小半分,量腰剩一束。
两颊旋深涡,而今渐平复。
须白一二茎,双鬓尚垂绿。
朝朝软饱后,行行扪余腹。
寄汝近时影,祝我他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