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
水天潇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
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
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
几度临流送远,向花前、偏惊客意。
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
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
但此时此处,丛丛满眼,伴离人醉。
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
水天潇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
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
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
几度临流送远,向花前、偏惊客意。
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
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
但此时此处,丛丛满眼,伴离人醉。
这首元代张翥的《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描绘了一幅秋日离别图景。开篇以“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起笔,形象地刻画了残荷凋零,仿佛女子卸下妆容后的落寞,露水如泪珠般滴落,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水天潇洒,秋容冷淡”描绘出广陵秋水连天,景色虽美却带着寒意,无人为这冷淡秋色增添生机。
“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进一步描绘了芦苇稀疏、浮萍散乱的江边景象,烟雾缭绕,更显寂寥。诗人将美景与离愁交织,通过“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表达对红蓼花的怜爱,即使在离别之际,也希望能从这最后的秋艳中找到一丝慰藉。
“几度临流送远”转而写到送别,诗人多次面对流水送别远方的朋友,花前的场景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描绘了雨后船窗内,花朵凋零,香气消散的场景,象征着友情的消逝和离别的哀愁。
最后,“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回忆起往昔繁华的秦淮河畔,花月夜的热闹与今日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如今只剩下“丛丛满眼,伴离人醉”,满目皆是离别之景,只能借酒浇愁,陪伴着即将离去的朋友醉倒在这广陵的秋风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离别时的哀婉与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在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
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
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
僧自老,松自新,流活活,无冬春。
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偏依佛界通仙境,明灭玲珑媚林岭。
宛如太室临九潭,讵减天台望三井。
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
且复迟回犹未去,此心秪为灵泉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