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冯虚竹牖开,草椽为搆木为台。
冰霜六月浑无暑,疑是广寒宫里来。
绝壁冯虚竹牖开,草椽为搆木为台。
冰霜六月浑无暑,疑是广寒宫里来。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所作的《山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山中凉亭的清幽景象。
“绝壁冯虚竹牖开”,开篇即以“绝壁”、“冯虚”(空虚)描绘出山中亭子所处的险峻环境,而“竹牖开”则透露出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氛围,竹窗的开启,不仅为亭子增添了生机,也暗示了与外界的连接。
“草椽为搆木为台”,进一步说明了亭子的建造材料和结构,草椽与木台的使用,既体现了对自然材料的尊重,也展现了古代建筑技艺的独特魅力。这种简朴而不失雅致的设计,更添了几分古风韵味。
“冰霜六月浑无暑”,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中亭子在炎炎夏日里清凉无比的环境。即使是在酷暑时节,这里依然如同冰霜覆盖,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感受,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疑是广寒宫里来”,最后两句将山中亭子与传说中的广寒宫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环境之美的赞叹。广寒宫是月宫的象征,常与清冷、高洁相联系,此处用以形容山亭,既突出了其环境的清幽,又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而言,《山亭》一诗通过对山中亭子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渊明千载人,太白一世士。
天子呼不来,大吏徵不起。
十诗九言酒,宁抱冻饿死。
是岂真醉邪,寓意聊尔耳。
翁今歠其醨,反骚笑湘水。
翁醉非物欲,翁醉非势利。
物不能醉翁,翁所谓自醉。
惟翁知其天,醉吟醒时事。
堪续醉时歌,可补醉乡记。
请诵小阮诗,庶识醉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