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子房遇黄石公图》
《张子房遇黄石公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三度桥边伺老仙,始将兵法尽相传。

不知蹑足此一计,还出书中第几篇。

(0)
鉴赏

这首诗《张子房遇黄石公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张良与黄石公相遇的故事进行艺术化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智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三度桥边伺老仙”,以“三度”强调了等待的耐心与执着,形象地描绘了张良在桥边多次等待,终于遇到了传说中的黄石公这一神秘人物。这里的“老仙”不仅指黄石公,也暗含了对张良智慧与命运的赞美。

次句“始将兵法尽相传”,揭示了张良与黄石公相遇后,开始传授兵法的情节。这不仅是对军事知识的传承,更是对智慧与策略的传递,象征着知识与经验的宝贵价值。

第三句“不知蹑足此一计”,通过“不知”二字,表达了对张良所采取策略的惊讶与赞叹,暗示了这一计策的巧妙与出人意料,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英雄智慧的敬仰。

最后一句“还出书中第几篇”,以疑问的方式结束,既是对张良所传兵法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历史书籍中智慧结晶的尊重。这句话引人深思,让人不禁想象书中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智慧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良与黄石公相遇故事的艺术化处理,展现了对历史英雄智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识传承与智慧价值的赞美。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沁园春.用韵追和邱琼台责高宗杀武穆

狱决风波,功隳沙漠,往事堪哀。

当朱仙兵进,犁庭指日;却因何故,叠召金牌。

桧纵营谋,俊虽党恶,皆以昏庸种祸胎。

思恢复、叹十年之力,一旦成灰。吾为探出私怀。

恐驾返徽钦忌且猜。任中原躏蹂,姑为退避;

淮南猖獗,慢自延挨。

内溃奸徒,外讧强敌,义士忠臣安在哉?

罪之首、出皋亭降表,恨与山堆。

(0)

苏幕遮.无题

脸波微,眉晕小。帐掩流苏,遮莫欢多少。

绣被鸳鸯颠共倒。细语低迷,没个人知道。

意冥冥,声悄悄。一枕高唐,飞梦巫峰绕。

恼煞无情鸡唤晓。催起曈昽,又上纱窗了。

(0)

元武湖即景杂咏·其一

太平门外进兰舟,元武湖中撰胜游。

欸乃渔歌出芦渚,冶怡花影漾沙洲。

(0)

涡水舟夜

为怜涡水照人清,素舸轻装岁暮行。

但见流民满淮北,更无馀笑落阳城。

月临霜草寒同色,风旋冰花冻作声。

如此天寒途更远,扁舟一舣若为情。

(0)

月下杂感·其一

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

倾城顾形影,壮士抚头颅。

方寸谁堪比,深宵我共孤。

感君行乐处,分照及蓬庐。

(0)

大风夜泊岳阳楼下

妻孥留滞汉江隈,独自登舟谒府来。

众水交流人事急,下弦无月雁声哀。

见灯知与州城近,拥被闲将世事猜。

薄宦未消湖海气,更何怀抱不能开。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