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决风波,功隳沙漠,往事堪哀。
当朱仙兵进,犁庭指日;却因何故,叠召金牌。
桧纵营谋,俊虽党恶,皆以昏庸种祸胎。
思恢复、叹十年之力,一旦成灰。吾为探出私怀。
恐驾返徽钦忌且猜。任中原躏蹂,姑为退避;
淮南猖獗,慢自延挨。
内溃奸徒,外讧强敌,义士忠臣安在哉?
罪之首、出皋亭降表,恨与山堆。
狱决风波,功隳沙漠,往事堪哀。
当朱仙兵进,犁庭指日;却因何故,叠召金牌。
桧纵营谋,俊虽党恶,皆以昏庸种祸胎。
思恢复、叹十年之力,一旦成灰。吾为探出私怀。
恐驾返徽钦忌且猜。任中原躏蹂,姑为退避;
淮南猖獗,慢自延挨。
内溃奸徒,外讧强敌,义士忠臣安在哉?
罪之首、出皋亭降表,恨与山堆。
这首词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岳飞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南宋朝廷决策的深刻反思。词人通过“狱决风波,功隳沙漠”开篇,描绘了岳飞被冤枉入狱、功业毁于一旦的悲剧结局,流露出强烈的哀伤之情。
接着,“当朱仙兵进,犁庭指日;却因何故,叠召金牌”,词人对比了岳飞在前线英勇作战的辉煌与被召回朝廷的无奈,揭示了岳飞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充满了对当时政治决策的质疑与批判。
“桧纵营谋,俊虽党恶,皆以昏庸种祸胎”一句,明确点出了秦桧等人的阴谋与昏庸,是导致岳飞悲剧的根源,体现了词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与对权力运作的批判态度。
“思恢复、叹十年之力,一旦成灰”则表达了对岳飞未能实现收复失地宏愿的惋惜,以及对南宋朝廷未能坚持抗金立场的遗憾。
“吾为探出私怀。恐驾返徽钦忌且猜”进一步揭示了岳飞被召回的原因可能与宋高宗的猜忌有关,暗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与残酷性。
“任中原躏蹂,姑为退避;淮南猖獗,慢自延挨”描绘了岳飞被召回后,中原地区遭受侵略,而南宋朝廷却选择暂时退避的无奈局面,反映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内溃奸徒,外讧强敌,义士忠臣安在哉?”这一句表达了对内部奸佞当道、外部强敌环伺,而忠良之士无处容身的感慨,体现了词人对道德沦丧与正义缺失的痛心。
最后,“罪之首、出皋亭降表,恨与山堆”总结了岳飞被冤杀的悲剧结局,表达了对岳飞无辜被害的深切悲愤,同时也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岳飞命运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词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厚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