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斜阳外,村墟杳霭间。
何年遗片石,终古爱眉山。
阳羡田空没,兰陵宅易还。
耦耕吾所乐,风雅自相关。
流水斜阳外,村墟杳霭间。
何年遗片石,终古爱眉山。
阳羡田空没,兰陵宅易还。
耦耕吾所乐,风雅自相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景象。首句“流水斜阳外”,以流水和斜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静好的氛围。接着,“村墟杳霭间”一句,通过“村墟”与“杳霭”的结合,展现出村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同时“杳霭”二字也暗示了远方的朦胧与神秘。
“何年遗片石,终古爱眉山。”这两句诗中,“片石”与“眉山”形成对比,片石虽小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眉山则以其独特的形态成为永恒的象征。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阳羡田空没,兰陵宅易还。”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阳羡田”与“兰陵宅”的变化,反映了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阳羡田的消失与兰陵宅的易主,既是个人命运的缩影,也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最后,“耦耕吾所乐,风雅自相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追慕。耦耕,即二人并肩耕作,象征着和谐与合作。风雅,则指高雅的文学艺术和生活情趣。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内敛,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