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醉西园新摘取。爪渍蜂黄,珠弹将金镀。
杏子衫儿兜住否。蜡瘢点面防虫蛀。
校书门巷江楼路。冷处先花,额是唐妆古。
一样玉堂冠顶误。如今晚翠兰成树。
解醉西园新摘取。爪渍蜂黄,珠弹将金镀。
杏子衫儿兜住否。蜡瘢点面防虫蛀。
校书门巷江楼路。冷处先花,额是唐妆古。
一样玉堂冠顶误。如今晚翠兰成树。
这首诗名为《一箩金·和季吾赋枇杷》,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诗中通过对新鲜枇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和生活情趣的独特感受。
"解醉西园新摘取",开篇以枇杷的诱人香气引出,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果香,犹如酒醉后的一剂醒神良药。"爪渍蜂黄,珠弹将金镀",形象地描绘了枇杷表面的色泽,如蜜蜂的黄斑,珍珠般圆润,金光闪烁,富有质感。
"杏子衫儿兜住否",将枇杷比作娇嫩的杏子,暗示其娇小可爱,可能需要小心呵护。"蜡瘢点面防虫蛀",则流露出对果实的珍视,担心被虫害侵扰,增添了生活的细腻观察。
"校书门巷江楼路",转而描绘了采摘枇杷的环境,可能是书斋旁的小径或江边的楼阁,寓含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气息。"冷处先花,额是唐妆古",进一步赞美枇杷的早熟和其花朵的古典之美,仿佛带有唐代的风韵。
最后两句"一样玉堂冠顶误,如今晚翠兰成树",寓意深长,枇杷虽美,但时光荏苒,如同玉堂华冠的错失,如今只剩满树翠绿,象征着岁月流转,人事变迁。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诗以枇杷为媒介,寓言人生百态,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词的韵味。
先生词源真汹涌,已如鸣鹤闻于天。
隋珠却把暗投掷,但觉惊捧蛟槃圆。
终须负鼎于明主,况其致治如烹鲜。
伊尹未聘独耕野,先生是以由居廛。
古人投笔真不浅,为有妙技非难捐。
风流顾恺虽可尚,要之无乃痴为缘。
愿言自信龟手药,无使小子讥便便。
腹稿欲成聊假卧,寒松疏磬仍相左。
不容开府占清新,云里江梅萼初破。
奇芬还似暗香浮,全胜光风泛兰些。
玉川昔访长寿寺,石壁留题如此作。
珊瑚炫转光夺目,含曦一读忘饥饿。
便堪高蹑诗将坛,纷纷谁可克参佐。
韦庄岂免赠巾帼,格嫩更遭脂粉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