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屋烟云白板扉,何人于此会真机。
箪瓢共对颜生乐,敢道藏修得力微。
绕屋烟云白板扉,何人于此会真机。
箪瓢共对颜生乐,敢道藏修得力微。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山中生活图景。诗人以“绕屋烟云白板扉”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被轻烟白云环绕的小屋之中,白板门更添了几分清幽与脱俗之感。接着,“何人于此会真机”,引出对隐居者精神追求的探讨,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找到心灵深处的真实与智慧。
“箪瓢共对颜生乐”,借用颜回箪瓢不改其乐的故事,表达了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中寻得乐趣和满足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颜生”既指颜回,也暗含诗人自己,通过与自然、简朴生活的和谐相处,体验到了超越物质的快乐。
“敢道藏修得力微”,则进一步阐述了在深山静修中的感悟,虽力量微小,但内心得到了充实与提升。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肯定,也是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以及内在精神追求的向往与实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
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
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
料多情也似,愁人易感,先催趁、朱颜老。
犹有清明未过,但狂风、匆匆难保。
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
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
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
一片飞花落酒缸,风光渐觉远书窗。
草深两部青蛙闹,芹湿重檐紫燕双。
人若梅娇。正愁横断坞,梦绕溪桥。
倚风融汉粉,坐月怨秦箫。相思因甚到纤腰。
定知我今,无魂可销。佳期晚,谩几度、泪痕相照。
人悄。天眇眇。花外语香,时透郎怀抱。
暗握荑苗,乍尝樱颗,犹恨侵阶芳草。
天念王昌忒多情,换巢鸾凤教偕老。
温柔乡,醉芙蓉、一帐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