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得雨韵》
《次得雨韵》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畎亩思国事,笺天泪成流。

鲜风鼓中夜,涷雨喧西畴。

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

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

香灯答帝力,籉笠悬车头。

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
sòng / yīn

quǎnguóshìjiānwánglèichéngliú

xiānfēngzhōngdòngxuān西chóu

bǎojiāngyuànsuìyìngchóu

liàolángmiàoxīnyóu怀huáigōuyōu

xiāngdēngchīxuánchētóu

báishǒuféngsāndēnghānchūnqiū

注释
畎亩:田野。
国事:国家大事。
笺:写。
天泪:心中的忧虑。
鲜风:清风。
鼓:鼓动。
涷雨:冷雨。
西畴:西边田地。
一饱:饱食。
卒岁:新的一年。
廊庙:朝廷。
沟壑:百姓疾苦。
香灯:感恩的象征。
帝力:皇恩。
籉笠:斗笠。
悬车头:挂在车上。
白首:白发。
三登:三次丰收。
酣歌:尽情歌唱。
春秋:四季。
翻译
在田野中深思国家大事,写下心中的忧虑化为泪水。
清风在夜晚鼓动,冷雨喧闹在西边的田地。
饱食的愿望即将实现,新的一年不必再担忧。
料想朝廷中的官员,心中仍挂念着百姓疾苦。
点燃香灯以示感恩,斗笠挂在车上,象征勤劳。
直到白发苍苍还能经历三次丰收,尽情歌唱度过春秋岁月。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深夜思虑国事,感叹时局变迁的诗篇。"畎亩思国事,笺天泪成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至于泪下,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如同倾盆之雨。"鲜风鼓中夜,涷雨喧西畴"则通过对夜晚风雨声响的描写,烘托出一种紧张而又动荡的氛围。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期盼:"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这里的一饱,即使能够得到一次满足,也就像年终之际心无忧愁一样,表明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然而,尽管内心有所得,但对于国家和民众的关切依旧存在:"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这两句暗示了即便在宫殿之中,也难以摆脱对百姓疾苦的挂念。

随后,诗人提到香灯和帝力,这里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祭祀活动,用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感。"籉笠悬车头"则是一种装饰或仪仗,常见于古代礼仪中。

最后两句"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欢乐场合中的景象,或许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期待,即便年华老去,也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各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和西湖竹枝词

湖上南风六月凉,采莲惊起双鸳鸯。

妾心恰似莲心苦,郎心不似藕丝长。

(0)

西门穷阴连莽苍,东南巨浸接微茫。

(0)

静安八咏录五·其一赤乌碑

河水初润瓠子决,东吴沪渎复漫泄。

重玄不见赤乌碑,怅惘波臣心欲折。

玄龟抃舞苍龙飞,江头落日枫林稀。

谁云杜公两石在,安知陵谷千年非。

(0)

青壁虽万里,白云只三寻。

(0)

题水村图

茅舍竹篱山掩映,蒹葭杨柳水萦纡。

渔人定指扁舟路,歌客应寻隐者徒。

(0)

閒居十咏·其九

茶瓯纱帽惯迎宾,不是诗人即道人。

细雨斜风君莫出,绿云门外有红尘。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